九寨沟景区恢复将“三步走” 专家建议避免人为修复(2)
九寨沟此次地震基本符合走滑断层的特征。“沿着滑坡崩塌厉害的地方,基本是一从北西走向的长条带,也正是滑坡崩塌最严重的一带。”徐锡伟表示。 新京报记者 秦宇杰 高敏
■ 追访
五花海能否恢复“色彩”?
专家称水面浑浊是暂时
在徐锡伟看来,完全失去曾经色彩的五花海,是由于石头崩塌下来的渣滓和灰尘、树叶进入湖中造成的,“这是暂时的”。
他表示,五花海的颜色是由于钙华在水底沉淀而形成,而水流经的地方“都是白页岩和石灰岩,下雨后自然会继续沉淀。它的源还在,以后清理和沉淀了便可恢复。”
至于已决口干涸的火花海,徐锡伟认为,通过人工填补好坝是可以适当修复的。但他并不建议人工修复,反而建议今后在景点旁边放置原来的照片,并配以讲述这次地震故事的文字,“所有的景点事实上都要讲故事,这样或许更好。”
此外,徐锡伟认为,此次地震对九寨沟造成的最严重破坏不是景区,而是交通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治理难题。“今后交通要重新清理和恢复会比较难,好多路都需要重新修,本来就不好修,又塌掉很多。”
地震过后的灾害可能会持续。徐锡伟以汶川地震举例,受汶川地震影响,龙门山地区直到现在,下大雨时很多地方还会有滚石,此时汶川地震已过去9年,周边地区仍未完全稳定。他推测,“8·8”地震后,九寨沟要经历一个从活跃到稳定的周期,这个时期可能会持续十几年。
景区重点隐患为何?
落石滑坡将成治理难题
九寨沟山高谷深,地势陡峭,地震后泥石流、滑坡、垮塌等次生灾害成为隐患。
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前院长唐晓春曾研究九寨沟流域自然环境长达十余年,在他看来,经历过这次震中就在流域内的7.0级强震之后,崩塌、滑坡和遇暴雨后出现较大规模的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地貌,会在比较长一段时间内威胁九寨沟道路、建筑物及游客安全。
震后走访九寨沟的徐锡伟告诉记者,因为地震后余震不断,仍然可能引起大量崩塌,“大大小小的落石、滑坡是今后最严重的隐患,如何治理是个伤脑筋的问题。”
徐锡伟进一步解释道,九寨沟沟谷深而陡峭,地震松动了表层的岩石,使本身结构变松散,将来一旦余震或大雨,很容易出现崩塌滑坡。
至于灾后应重点排查的区域,徐锡伟认为,发生过崩塌的地方就是未来复发的重点区域。
如何治理次生灾害? |
-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王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 05-15
- 钢铁战士”是怎样炼成的? 记武警陕西省总队咸阳市支队八中队二 08-27
- 北京警方2018年刑拘涉毒嫌疑人1246名 01-20
- 安徽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会议 李锦斌李国英分别作批示 02-04
- 中越海关联合查获8.25吨走私穿山甲鳞片案 08-01
- 湖北摧毁一大型涉黑社会性质组织 04-13
- 我国将建留守儿童信息系统 以期实现精准关爱 09-25
- 浙江召开公安系统功模表彰大会 车俊袁家军看望公安功模 12-03
- 善南分局主动服务 为企业发展助航 07-22
- 公安部拟修改规定明确群众拍照举报交通违法行为可作为处罚证据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