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政法工作 > 人民法院 >

司法部部长张军迎专家学者建言司法行政改革(2)

2017-08-12 20:57来源:法制网浏览:手机版

 

  每个学者几乎都对司法行政职能定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就是,谈论司法行政改革,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司法行政,这也是张军部长在7月16日全国司法厅(局)长座谈会上强调的抓“纲”的重要意义所在。职能定位搞清楚,司法行政改革就如扬帆起航的大船,有了方向。

 

  作为唯一的刑法学代表,赵秉志很谦虚地表示自己是外行,对司法行政改革不是十分了解,但他们的团队认真研究了《征求意见稿》后认为,《征求意见稿》在顶层设计的层面上为我国司法行政工作今后一段时间的改革发展指明了目标,尤其是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和切入点,系统梳理了司法行政机关所负责的工作,将之前看似较为零散的多项职能,包括法律援助、律师、公证、人民调解、司法鉴定、司法考试、司法协助、普法宣传与法治教育等一系列工作统合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平台之上,体现出让法律服务和司法行政工作向基层倾斜和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的鲜明的工作思路。

 

  赵秉志说,《征求意见稿》在微观的层面上也列明了每一项工作下一步如何具体开展以及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涉及的内容非常全面,也回应了一些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和与社会整体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如果所列举的改革措施能够得到较好的落实,可以期望的是,我国司法行政工作将“升级换代”,并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起到巨大的推进和保障。

 

  马怀德更侧重自己的领域,他强调的是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中国建设中司法部的定位,并且提到了普法的重要性。在马怀德看来,必须有标准,他建议选择可以评估的角度或动用社会力量排名的方式来促进普法教育。王利明则把重心放在了仲裁,认为全国几百家仲裁机构,仲裁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从事仲裁的人员越来越多,需要发挥的空间也越来越大。

 

  作为一名在多个场合倡议把宪法文本怀揣在口袋里的宪法学者,韩大元认为,《进一步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的征求意见稿》是四中全会《决定》的具体落实,既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也有具体保障措施。他更关心的是,在普法机制的完善方面,《意见》明确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他认为,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强调普法的社会效果,尤为重要,因为从娃娃开始,才更有助于全民法治意识的培养。

 

  相比上述学者略显迫切和急切的态度,王亚新倾向于稳妥推进司法行政改革。

 

  与外面的高温相呼应,热烈的座谈不知不觉中持续了将近四个小时,眼瞅着时钟已经过了12点半,这期间,张军部长没有插过一句话,而是全神贯注地聆听和不停地记录,学者发言也在余音绕梁耐人回味的节奏中接近尾声。张军真情地表示,还没听够,可惜时间太短,好在这不是第一次,这仅仅是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机会把专家学者请进来。

 

  对于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张军用呼应和期盼谈了自己的感受,并且做了情感饱满的小结。他说,“各位老师学者的发言,犹如给我们上了一堂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课,老师们促进我们解放思想、强烈期盼司法行政机关改革的建言,为我们送来了新风,久违的新风。我们需要做的是先健身、先自强,我们要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有些理论可以借鉴国外,但无法拿过来,中国的司法行政改革是独一无二的。”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