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务e线 >

京津冀大气污染督查正进行 散乱污企业达17.6万家

2017-07-30 13:06来源: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今年4月起,对于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上的“2+26”个城市,环保部从全国环保系统抽调了5600名一线环境执法人员,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

 

  “散乱污”企业整治是此次强化督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散乱污”企业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有啥影响,分布如何,整治后如何防止死灰复燃?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采访。

 

  “散乱污”企业达17.6万家

 

  多数是家庭作坊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量大、面广,污染贡献很大

 

  规模不大、厂房建在自家宅基地上,位于河北省高邑县高邑镇东堤村的郭志铸造厂,是一家典型的家庭作坊式“散乱污”企业。近日,记者来到现场时,厂房空空荡荡的,生产设备已经拆除。不过从地面上几厘米厚的煤尘,还是能看出以前生产的痕迹。

 

  与郭志铸造厂一院之隔的瑞民铸造厂,也是类似的情况,宅基地上几间简陋的厂房,地面上杂乱地摆放着废铁块、熔炼炉拆掉后剩下的废砖。

 

  高邑镇副镇长刘晓峰告诉记者,这些铸造厂有些年头了,买些废旧金属、面包铁,熔炼后铸造金属器件,郭志铸造厂生产水龙头,瑞民铸造厂生产锅,工艺很简单。这些小作坊使用煤做燃料,熔炼炉产生的废气没有脱硫除尘处理,直接排放,污染很严重。在300多户、1000多口人的东堤村,这样的小作坊就有5家。

 

  “小铸造企业在高邑有悠久的历史,以前有一家大型国有铸造企业,倒闭以后,不少有技能的工人就独立办起了厂子。高邑县目前查处了106家‘散乱污’企业,其中小铸造企业46家。” 高邑县环保局局长李国鹏说,这类企业多,从业人员多,又没法上治理设施,政府以前也取缔过,但由于工艺简单,投入少,取缔以后,花上三两万块钱就能复工,整治难度很大。

 

  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散乱污”企业主要是有色金属熔炼加工、橡胶生产、制革、化工、陶瓷烧制、铸造、丝网加工、轧钢、耐火材料、炭素生产、石灰窑、砖瓦窑、水泥粉磨站、废塑料加工,以及涉及涂料、油墨、胶黏剂、有机溶剂等使用的印刷、家具等小型制造加工企业。小铸造企业名列其中。

 

  “散乱污”企业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广泛存在。这些企业普遍没有工商、土地、环保等手续,生产过程中大都存在违法生产、超标排放、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治污设施运行不正常等问题。

 

  “截至6月底,‘2+26’城市排查的‘散乱污’企业数量达到17.6万家。这些企业多数是家庭作坊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主要位于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等区域,位置隐蔽。同时,在省市交界处监管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相对集中。”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副局长夏祖义说,虽然目前没有科学统计过,但是其量大、面广,污染贡献很大。十几万家企业分散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直接排放污染物,其影响可想而知。

 

  强力治理不意味着一味关停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