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菜贱伤农” 怪圈如何走出(3)

2017-07-16 13:07来源:人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以产定收,变“死”工资为“活”收益。在产联式合作社模式中,个人收益和产业收益直接挂钩,农民是土地真正的主人。花天坝村李兴金2016年种植黑玉米3.5亩,获得收入1.03万元。他说:“以前流转了土地,我们干多干少收入一个样,现在各人负责自家的地,干多得多,当然积极了。”

 

  产业链延伸,收益提高。过去种地不赚钱,主要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产联式合作社注重发展深加工,拉长产业链,农民分享到增值收益。蓬莱镇的生态黑猪养殖项目,企业与农户按3∶7出资购买黑猪幼崽,农户按标准进行饲养,按本地生猪市场价每斤上浮10多元卖给企业。企业依托质量优良、渠道稳定的产品供应,发展特色有机肉制品,年销售收入突破70万元,实现了效益双赢。

 

  两粒“定心丸”解决群众后顾之忧。一是提前预支。一些乡镇以土地流转金为基数,折价先期预付给农民,待丰收后再扣减。金竹村发展药瓜产业,就由企业与村集体共同出资33.2万元,向农户预支了红利。二是兜底保障。在政策性保险及商业农险基础上,设立产业发展保障基金,与农户签订保障协议,一旦因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造成经营亏损时,由保障基金对农户进行生产补贴,避免因灾致贫。

 

  如今在大英县农村,种地逐渐成为体面的职业。金竹村村民沈建华结束在广东10多年的打工生活,去年底回到村里,欣然加入了产联式合作社,她说:“现在既学田间管理,又学加工和销售,感觉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农民。”(责任编辑:韩佳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