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土资源部:将大力推进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
央广网北京6月26日消息(记者刘飞)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我国人多地少,目前,人地矛盾依然突出。昨天(6月25日)是我国第27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是“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随着如今城乡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农业和生态用地空间受到挤压,城镇、农业、生态空间矛盾加剧;优质耕地分布与城镇化地区高度重叠,耕地保护压力持续增大。
昨天,在中国之声特别节目《今天我值班》和《政务直通》中,对于城镇建设用地的供应,国土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部分是够的。同时,在农业补充耕地方面,相关负责人指出,如今不仅要重视数量,更要加强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国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城镇、农业和生态空间如何协调?
根据最新《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提供的数据,我国土地退化和污染严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面临巨大压力。具体的,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和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31%和30%,耕地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量40%以上,据研究,每年因自然灾害和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约400万亩。
国土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表示,退化、损毁或污染的土地,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生产建设活动新损毁土地全面复垦,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及时复垦,同时,大力推进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也可以作为建设用地使用。比如上海一个70年前的采石场挖成80多米深的大深坑,要把它建成多层酒店。这样就可以恢复利用。像采石场好处理些,如果是金属矿,处理起来复杂得多,处理不当就产生别的问题。这是土地整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我国人多地少,目前,人地矛盾依然突出。“十三五”时期仍需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但是,以往个别地方存在对耕地过渡开发、利用造成生态破坏的现象。今年初颁布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2000万亩,其中,通过宜耕未利用地开发补充耕地510万亩。
通过开发来增加耕地,这会不会影响生态? 对此,郧文聚表示,补充耕地也不是只考虑补数量,还要加强耕地质量、生态方面的保护,“重点防范三个地区,一是华北地区地下水下降问题,这对整个华北地区的耕地利用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可能会造成原来是两季——冬小麦和夏玉米,现在要牺牲一季。如果生态恢复不了,耕地利用的前提就不存在。第二个是东北黑土退化问题,近年也得到了社会高度重视。第三,南方部分地区的城市废弃物、开矿废弃物进入到农田,造成重金属和有机污染。”
而另一方面,2015年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督察发现,地方政府在推进景观工程、河道整治、绿化工程等生态项目建设过程中,大量占用耕地甚至基本农田,造成优质耕地大量减少、耕地保有量不实。国土部规划司副司长周建春指出,即便是生态工程也不能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土地开发、房地产,搞工业占用基本农田都应该依法办理。基本农田、耕地也是生态的重要方面。城市周边要划永久基本农田,通过永久基本农田控制城市的粗放利用和无限制扩张。它也是城市很重要的绿带,起到生态作用。” |
- 工程非法分包层层转包是欠薪主要原因 12-19
- 中纪委查内鬼 网友:承认衙门无净土反赢得信任 05-22
-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对杨家才立案侦查 09-05
- 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 10-18
- 简单地撤销地震局并不明智 03-05
- 益阳一男子自吹海归“硕士”中央有关系骗走他人20万 04-18
- 面对身边虐童行为 别做幕后推手 09-16
- 落寞的保税店:火爆时涌现开店潮 如今瘦身退市 04-25
- 开假银行的“董事长”栽了 12-24
- 日本8月份核心机械订货继续上升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