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新闻中心 >

150年变迁,淹没不了《资本论》光芒

2017-06-20 14:35来源: 解放日报浏览:手机版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文化自信的重大命题,深刻阐述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和重要地位,全面回答为什么要增强文化自信、依靠什么增强文化自信、通过什么途径增强文化自信等根本问题,形成了对文化自信的系统性理论表述。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丰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拓展中国道路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深刻认识文化自信的深厚文化根基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习近平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把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置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伟大的实践、傲人的成就、美好的前途共同支撑的坚固平台上,指明了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丰厚滋养。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历史时期,积累了数不胜数的文化典籍,形成了丰富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浸润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习近平同志高度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用精神命脉、重要源泉、坚实根基、突出优势、最深厚的软实力来说明其地位和作用,强调我们的文化自信“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以革命文化为深厚根基。革命文化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与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紧密相联,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理想和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革命文化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又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彰显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革命性、科学性。正是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形成和发展了革命文化。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因此,深刻认识和把握作为文化自信深厚根基的革命文化,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灵魂,坚定不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现实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和发展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  把握今天中国社会,可以有不同的视角和立场,但最根本的视角和立场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者立场。中国道路的独特性就在于,它始终具有一种基于劳动者立场的精神情怀,始终怀揣一颗为劳动者谋取福利的初心。中国道路所具有的此种特质,除非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统出发去探索和研究,否则是不可能被揭示出来的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