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新闻中心 >

用“根”的营养,丰富马克思主义之“本”

2017-06-20 14:33来源:解放日报浏览:手机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碰撞、交融过程。如何寻找二者的契合点,这在理论层面和在实践层面仍然值得深入探索。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先弄清两个根本问题:一个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另一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什么,主体或主流是什么?这两个根本问题不搞清楚,谈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就会出现“两张皮”的情况。

 

  在这里,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一种是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纯粹的马克思主义,一旦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就会淡化、稀释甚至取代马克思主义。这种观点看似坚持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既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更不是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是在扼杀马克思主义。实践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如果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不可能在中国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

 

  另一种错误观点是企图用中华传统文化“去化”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去挖掘、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图用中华传统文化消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久而久之达到取代马克思主义的目的,这是开历史的倒车。当代中国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所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无从谈起。

 

  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那么,这个契合点是什么呢?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人为核心的,关注人的生存方式、存在方式,是关于人的解放的科学。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提出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后来,又提出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把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看作人类共同体的根本目的。这里需要看到的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不是针对单个人,而是站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立场上。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绝大多数思想家也是主张以人为核心的。儒家以伦理思想为核心的“仁爱”思想、“性善”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法家、兵家、阴阳家的相关论说,甚至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思想,都是关注人的思想,都是以民众为立足点的“入世哲学”。可能有人会说,道家不是强调“无为而治”,怎么也是“入世哲学”呢?道家强调的“无为而治”并不是纯粹的“无为”,而是要人们不要过分地“为”、违反自然和人性地“为”。这种“无为”其实就是“大为”,落脚点在于“治”、在于“为”。

 

  可以说,关注人的存在,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当然,在关注人的基础上,还必须解决马克思主义的定位问题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或创新性发展问题。这在本质上就是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之“本”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的关系问题,即如何吸收“根”的营养来丰富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之“本”。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