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务指南 > 法律援助 >

孙海阳:将慈善永不停歇的进行下去

2017-06-18 13:12来源: 中华慈善新闻网 浏览:手机版

    为致敬为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做出贡献的爱心人士,探索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方向和面临的主要任务,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最新成果、聆听榜样心声,讴歌时代精神,引领慈善公益潮流,中华慈善新闻网特邀请相关嘉宾对如何打造现代慈善公益理念、提升慈善公益事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繁荣发展面临的形势挑战与机遇等话题进行分析解读,畅谈对社会服务创新以及社会大众广泛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思考和认识。

    孙海阳,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蒲公英项目秘书长,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基金会的监事,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孙海阳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蒲公英项目的秘书长,也是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基金会的监事。她的收入来源是当律师,另两份工作都只花钱不挣钱。她从2004年开始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女性志愿者一起做蒲公英公益,支撑了两个子项目:北京大兴的外来务工者子女中学与帮助西藏山区培训助产士。

    “当时我们只是想做点公益,具体做什么没有特别明确,只是从身边朋友参与、接触的领域着手,于是就想到了捐资助学。注册的过程也经历了很多波折,最后我们想到了挂靠。”孙海阳说,2004年初,蒲公英项目成立,成立伊始的名称为Beijing Sunrise(北京旭日),挂靠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2006年起,项目加入了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项目由在北京的中外职业女性和母亲们发起,是一个全女性的志愿者团体,我们希冀通过亲身参与,回报社会。项目虽然松散,但大家始终并肩努力,通过国际、国内资源筹集资金,或利用个人的专业特长为我们所选择的公益慈善项目提供支助。在发挥自己能力的同时,项目成员更致力于提升企业对公益慈善事业的认识并鼓励他们的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孙海阳介绍,在项目建立之初,团队内部便形成了“有效地改善中国妇女儿童的生存状况”的理念。

    “我们关爱漂泊在外无书可读的孩子,在他们的生命中,哪怕只是一点点,也愿意与他们一道努力改变命运;我们关爱远在西藏山区的待产母亲,在他们成为母亲之前,哪怕只是一小步,也要努力保护母子平安。我们希望这种关爱能够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得到广泛传播,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孙海阳介绍。

    2005年,蒲公英项目成员郑洪发起设立蒲公英中学,蒲公英项目也因此放弃原名称,改名为蒲公英项目,全力支持蒲公英中学的办学工作。“郑洪说,外来务工者的子女随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就像是蒲公英随风飘落一样,所以她给学校起名蒲公英中学,希望孩子们也能像蒲公英一样,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后来我们大家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因为蒲公英的花语是永不停歇的爱,很能代表我们志愿者的心意,于是把项目的名称也改成了蒲公英。”孙海阳介绍。

    “之所以选择办中学,是因为当时全北京遍地是打工子弟小学,而初中阶段也是义务教育阶段,但中学却没有人办。”孙海阳介绍到,外来务工者如果回乡,很可能没有活路,但他们又不舍得将孩子送回去成为留守儿童,那这些孩子就面临着小学毕业就失学的情况。“如果是这样,这个孩子这辈子欠缺的东西就太多了。蒲公英中学提出的口号就是‘把受教育的权利还给孩子’。”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