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粮酒会"真相不能止于"自查自纠"
本网讯 中粮进口酒业务部在云南大理一家豪华高尔夫酒店举办品酒会,有参会者发朋友圈说,一顿就“喝了20万的酒”。中粮集团官方网站新闻中心9日发文称,中国食品有限公司对此进行了调查,“了解到此次活动属正常的商业活动,没有发现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2月10日中国广播网)。 中粮的酒会究竟是“土豪之约”,还是谦抑守矩的“家常便饭”?眼下看来,这是个挺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各方呈现的真相,实在有点“分裂”。事实上,在这个年代,数十人的会议,喝的什么酒、住的什么房,真要查究起来,不是什么难事,怕就怕遮遮掩掩式“自查自纠”。 有关红酒的事情,公众应该还记得2013年初,媒体曝光了国企珠海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总经理等人,在当地一家豪华会所公款消费,一顿饭仅红酒就喝了12瓶,其中有拉图、奥比昂等名酒,总价高达七八万元。事发后,当地国资委、纪委雷霆调查称,他们当晚只喝了6瓶,另6个空瓶是“学习红酒知识的道具”。如此雷人的说法,在坊间传为笑谈。好在后来,珠海市纪委组成工作组介入,发现市国资委纪委的调查结果与事实不符。可见,有不靠谱的前车之鉴在,作为上级公司的中国食品有限公司组织调查,即便结论客观无欺,恐怕也很难自证清白。 “中粮酒会”之所以引人关注、乃至引人侧目,无非两个背景:一则,早在2013年1月,有消息称,国务院一次内部会议上对多家央企存在的“奢侈浪费”“用人唯亲”“管理不严”等三大问题直接点名。2014年10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设专栏,集中公布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巡视整改情况,其中,“中粮集团公款打高尔夫球”被直接点名。此后,舆论对中粮等奢侈浪费多有诟病。面对专项巡视所揭露出的问题,中粮也做了积极表态。不过,此番爆出的“中粮酒会”奢侈疑云,无疑再度令人对其预算管控能力、纠偏改错诚意深感忧虑,二则,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60条”中,国企改革被置于优先序列。最近,国资委甚至进一步严格中央企业业绩考核,提出2015年利润总额目标值下降的央企,工资总额不得增长。于此语境下,一场预算十数万的酒会设若都能轻易开启“失控模式”,那么,国企的全面深改,与其在“混改”中纠结,还不如看好自己的盘子。 “中粮酒会”,有图有真相,还有“朋友圈”。揭开其羞涩的盖头,也许根本就不用劳烦中国食品有限公司,还是交给纪检监察部门吧。 |
- 上一篇:“任性”存款击中取款预约软肋
- 下一篇:中国青年报:刘汉真的是死于“野心太大”吗
- 评论:超市抽奖奖宝马,有钱就能任性? 12-26
- 谨防权力型房托干扰新型城镇化 07-23
- [光明日报]孩子在危险运动中更应得到最大保护 12-06
- 检察日报:黄某嫖娼事件中的大众狂欢 06-04
- 多地“零首付”购房推陈出新 专家:暗藏巨大法律风险 06-04
- 中教评论:“弃北大读技校”点赞之余当深思 11-19
-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05-03
- 别让单独两孩办证变成“瞎折腾” 10-24
- 中青报:保护举报者就是保护反腐锐气 09-05
- 破除“中国式求人”需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 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