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评论 >

岁月可以翻篇,新闻岂能烂尾

2014-12-29 21:30来源:人民网浏览:手机版

张卫斌

本网讯  当一个个新闻热点走入和淡出人们的视线,当讨论的人群聚集而又散去,那些我们曾经发出的质疑,是否得到了回应?那些我们曾经热衷于寻找的真相,是否拨云见日?临近年末,中国青年报记者对2014年度公众关注的十大“烂尾新闻”进行了追访,结果普遍令人遗憾。(12月29日中国青年网)

新闻有头无尾,不是媒体记者失职,问题出在哪儿?面对媒体追问,除少数单位表示仍在调查、即将公开之外,多数单位相关人员选择了“打太极”,要么表示不清楚,要么表示不便说,直接挂断记着的电话。

涉事单位相关人员之所以和媒体“打太极”,说到底,还是有难言之隐:要么就是处理结果难以见光,要么就是压根儿没有处理。

新闻烂尾,暴露的是权力部门的傲慢与蛮横。面对媒体曝光的热点事件,有那么一些单位、部门,应对舆论危机的手法越来越老练,一般都会在第一时间及时回应,表示将开展调查,并表示“一经查实将严肃查处”。表态之后一般选择静观其变,如果媒体不再追问,公众已经淡忘,新闻烂尾也就顺理成章。

有头无尾的新闻让舆论监督打折,让政府的公信力打了水漂。2015就在眼前,岁月以不可阻挡的步伐,不紧不慢的前进。发生在2014的这些热点新闻不应当烂在路上。

治理烂尾新闻,如同治理烂尾楼一样,必须动真格。据报道,自住建部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4个月来,已有30家建筑企业陆续上榜建筑质量违法违规“黑名单”,其中,中国建筑、中国二冶、中煤建设集团等响当当的企业也榜上有名。住建部的这一做法,用来治理“烂尾新闻”同样适用。

当然,新闻媒体年终对烂尾新闻进行盘点,只是提出问题,最终要解决问题,还需要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时跟进。因此,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态度显得尤其重要。在当前中央大力整顿官场作风、高压反腐的新形势下,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再和舆论“躲猫猫”,再和公众“打太极”显然不合时宜。不仅过不了舆论监督这一关,恐怕也难过上级纪检、监察这一关。

新闻善始善终,有赖于制度护航。信息公开、政务公开本来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发挥新闻发言人、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的作用,及时对群众关注的热点事件、热门话题进行回应,定期通报热点事件处理进展。另一方面,还要建立健全新闻烂尾问责机制,对于那些喜欢干扰舆论监督,擅长糊弄公众,制造烂尾新闻的直接责任者要进行问责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