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评论 >

户籍改革不只因有好处才推进

2014-10-17 21:06来源:中国青年报浏览:手机版
     本网讯  户籍制度改革牵涉医疗、教育、养老等保障制度,如何推进其改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很多人过度关注改革成本,忽视了改革收益,而且许多改革成本的计算并不恰当。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都阳认为,如果把改革措施做到位,通过促进劳动力的进一步流动,可以带来效率改善和生产力提升,每年大概能带来相当于1万亿元~2万亿元的收益。(《新京报》10月14日)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当然会有好处,只不过以前讲得比较笼统,很少用直观的数据表示出来。而现在,都阳研究员通过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认为“户籍改革到位每年可获超万亿元收益”。这对于增进户籍改革共识,是有裨益的。

    好处显而易见,当然可以提及,但过分强调甚至只强调好处,很容易让人造成一个印象,即认为户籍改革只是因为有好处才去推进。而且,“好处有大小,显现有先后”,即便那些信奉“好处说”的,也可能因为看不上、等不及好处,从而失去应有的热情,最终影响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

    大多数决策者,由于所处的位置,能够“站得高看得远”;由于掌握到一般人所不能掌握的信息,能够“涉水深识水情”。对于户籍制度改革的迫切和好处,很多决策者都知道,最起码听相关研究人员讲过。而对于户籍制度迟迟不能推进的坏处,比如由此导致保姆等职业紧缺等问题,同样也有深刻认识。

    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那为什么户籍改革还是这么难?从“好处说”的角度分析,一来好处多是属于未来的,二来好处多是隐性的。譬如生态文明,谁都知道“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并不矛盾,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提升整体竞争力,有利于一个地区决胜未来。好处就在这里,为何难以推进?这更多是因为,一方面投入环保,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而这些资金如果用在工业大项目上,会有更大更直观的经济回报,如果投入到城市和交通大项目上,会有更大的形象回报;另一方面,把力气用在环保上,即便得到收益,也是未来时,到时任期已满,都要“拍拍屁股走人”了。

    说到底,这还是一个政绩观的问题,指向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要统筹兼顾显绩和潜绩两个层面的政绩。对此进行道德上的呼吁,是十分必要的,但只讲道德不讲原则,容易催生大量伪君子。必须明确一个原则,即有些工作,有好处要去做,没有好处也要去做;只要民生有需要,民众有反映,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去做。环境保护是这样,户籍改革也是如此。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召开会议指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涉及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的一项重大措施,这强调得更多的是民生意义、公平意义,而不是经济意义,更不是GDP的增长。

    户籍改革不是只因为有好处才去推进,过度强调好处容易庸俗化、功利化。即便对GDP的增长没有立即产生好处,即便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因为人民有期盼、发展有需要,就必须努力去做、抓紧去做,而且做则必好。改革需要顶层设计,也要底层探索。在围绕医疗、教育、养老等保障制度方面,地方实在大有可为,期待各个城市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全力打造最有吸引力城市。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