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拉低了慈善透明度的分
本网讯 对公众而言,公益慈善组织透明指数要的不是及格,而是优秀。不妨尝试一下退出机制,慈善基金会不能搞铁饭碗,可以实行透明度末位淘汰制。 民政部主管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19日发布《2014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报告显示,有77%的公益慈善组织透明指数得分不及格。有关人士介绍,红会系统透明指数得分为35.66分,这主要因为地方红会得分普遍较低,从而拉低了整个红会系统的得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透明指数得分是比较高的。 慈善组织大面积“不及格”的现状,一点也不奇怪,与公众的日常感受应该是吻合的。去年2月中国广播网曾报道,全国有20多家基金会除了能找到名称外几乎无其他任何信息,有46家基金会没有任何联系信息。公益慈善组织玩起了“潜伏”,公众甚至无法与之联系,当然谈不上什么“透明度”了。 这也表明,在善款来源、资金去向以及使用情况等方面,慈善组织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非“埋头苦干”,不可能改变公众的观感。 以红会系统而言,表面上看,从红总会的78.14分,到整个红会系统的35.66分,确乎存在分数被地方红会“拉低”的可能。但从另一个层面看,这种“高分不高、低分够低”的情形,恰恰暴露出红会在信息公开系统建设上的不足。 也即,即便存在“拉低”得分的情形,板子也应该打在红会系统整体性的改革迟滞上面,打在公益慈善组织缺乏对公众负责的理念意识上面,而不能简单化地归结于孰高孰低、孰优孰劣。毕竟,对公众而言,公益慈善组织透明指数要的不是及格,而是优秀。 除此之外,公益慈善组织透明指数连年走低,也与监管偏软有一定关系。早在2012年,民政部有关人士即表示,2013年将进一步加强对慈善组织透明的监管。现在看来,公众似乎没看到明显的监管效果。 因此,若想尽快提高公益慈善组织透明度,推动公益行业的透明及廉洁建设,必须要动真格儿的。一方面,信息公开透明是大势所趋,公益慈善组织应该及时回应公众关切,不能再等待、观望。不仅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也要有扎实具体的改革措施。 另一方面,有关方面应该加强监管、强化问责,通过严密的制度规范公益慈善组织的运行。比如,不妨尝试一下退出机制。此前有专家就建议,慈善基金会不能搞铁饭碗,可以实行透明度末位淘汰制。又如,也可以尝试“第三方评估”,以公开公正评估慈善组织的行为。 当然,公益慈善组织真正的“去神秘化”,并走出一条独立、规范、透明运行的路径,根源还在于必须尽快摆脱浓厚的行政色彩,让慈善回归民间。很简单,“二政府”的路子只能越走越窄,不可能引领慈善组织走进“透明”时代。 |
- 上一篇:治理小官巨腐要双轮驱动
- 下一篇:司法解释凸显中国反恐三大特征
- 多地“零首付”购房推陈出新 专家:暗藏巨大法律风险 06-04
- 检察日报:黄某嫖娼事件中的大众狂欢 06-04
- 中教评论:“弃北大读技校”点赞之余当深思 11-19
-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05-03
- 破除“中国式求人”需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 01-22
- 别让单独两孩办证变成“瞎折腾” 10-24
- 评论:超市抽奖奖宝马,有钱就能任性? 12-26
- 谨防权力型房托干扰新型城镇化 07-23
- [光明日报]孩子在危险运动中更应得到最大保护 12-06
- 中青报:保护举报者就是保护反腐锐气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