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评论 >

“冠军保送名校”是对人才的尊重

2014-09-04 12:37来源:荆楚网浏览:手机版
     本网讯  新学期来临,中国游泳历史上第一个大满贯得主、世界泳坛最年轻的奥运“双冠王”叶诗文,以应届新生身份被保送到清华大学法学院。奥运冠军是否可以免试就读名校呢?有网友表示,成为奥运冠军,其努力与付出是不敢想象的,因为接受训练忽略了文化学习,保送他们上大学,让他们受到更好的教育,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也有人认为,有一些奥运冠军进入高校就两件事,一个是报到,一个是写一篇毕业论文。这样既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也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初衷。

    笔者以为,奥运冠军被保送名校,其实最大的目的还是为了人才的再利用,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实在不应该被非议。

    毋庸置疑,能勇夺奥运冠军的运动员,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肯定在该项目上有非凡的天赋;二是必定经过艰苦卓绝的训练;三是他们有着坚强的恒心和毅力,有着一颗永不服输的大心脏,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可能走得更远,更别说去夺取奥运冠军了。

    然而,我们也都明白,对于绝大部分的运动员来说,都是吃青春饭的。一旦运动生涯结束退役,他们的再就业就值得思量。有体操运动员因伤退役之后街头卖艺谋生的,也有举重运动员退役之后去做搓澡工的……如此种种又是为什么?因为他们从小开始专业训练,忽视了文化学习和其他的技能培训,一心投入到训练之中,除了专业之外再无一技之长,所以退役之后就陷入了困境之中。即使他们想方设法从事能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职业,却也因为文化知识的缺乏,往往成了“茶壶里煮饺子”——没法把自己的经验、方法很好地传递开去。

    所以,对于运动员之类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经历培养的专业人才,国家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他们的再就业、再利用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奥运冠军之类的顶尖人才,采取保送的方法,让他们接受高层次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特长、专业和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退役之后,通过学习、培训,更好地发光发热,把自己成功的经验、方法表述出来,传递开去,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当然,反对冠军保送名校的人主要是认为这样做一是有违教育公平,认为冠军的文化成绩不如普通考生;二是担心冠军们不能在大学学到真才实学,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没有实际意义。其实,教育公平并不能只体现在分数值上,而只用分数衡量一切的教育是否公平也值得思量;至于冠军们入学名校之后,怎样平衡好学习和训练之间的关系,怎样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专业特长得以发扬光大倒也确实需要引起名校和运动员们的重视。

    不过,不管怎么说,对于“冠军保送名校”的做法,我们实在应该有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宽容,更多的支持。因为冠军确实是“人才”,而对于“人才”的尊重,首先就要更好地保护,而要保护他们,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良好的教育环境引导他们,用更多的文化知识武装他们,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不辜负自身的才华,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