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评论 >

中青报:不要让羞耻感成为奢侈品

2014-08-18 12:40来源:中国青年报浏览:手机版
    本网讯   一名反垄断咨询专家被解聘,官方公布的理由是“违反了工作纪律”,而其本人对媒体的解释是“因为帮外企说话了”。“就好比我给死刑犯作了辩护,任何一个案子都有正方和反方,不能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吧”,面对记者的追问,他这样说。如此回应,底气足,腰杆硬,显示着知识分子不畏权贵、匡扶正义的独立人格和傲骨,令人肃然起敬。随后,媒体对此事追踪报道说,这位专家不光帮反垄断调查对象“说话”了,而且,还可能收取了高额报酬。尽管其本人对于收取“600万元好处费”的说法予以否认,但舆论更为关注的是,专家在利益冲突中是否应该保持中立,至少不能借此“自肥”。这方面,哪怕有一丝疑点,那么,在被解聘的第一时间,这位专家应该做的,绝对不是理直气壮地辩解,而是充满愧疚地向社会公众、聘任机构道歉,真诚说一声“对不起”。

    同样,在演艺界,一名编剧因吸毒被抓,曾经承诺“今生不再涉毒”。而其被释放后,他告诉媒体:“完全不后悔,这个有什么后悔的。”作为公众人物,吸毒必然给社会造成了困扰,而他并不在意:“人生总是要有各种各样的经历,谁还没犯过错,只要不再犯就行。”对此,网友们困惑:“吸毒还吸出优越感了”、“做错事了怎么还理直气壮?”

    对于这些做了错事的人,舆论不乏批评之声。“帮外企说话”的专家被斥责“浑水摸鱼、吃里扒外”,“吸毒不后悔”的作家被指责“态度傲慢”。而在他们自身看来,可能觉得自己的行为“没什么大不了的”。违纪的,解聘;违法的,拘留。该付出的代价,他们都付出了,还能把人怎样?而这种表现和态度,已然成为功利主义的“社会流行病”。在实用至上的普遍意识里,不少人只认“做事”,不认“做人”,虽然懂得正义、公平的大道理,但实际生活中却毫无底线,缺少敬畏,理想、责任只停留在口头上,具体行动上为所欲为,甚至到了做下错事也死不悔改的地步。在他们眼里,只有输赢,没有是非,即便出了事,酿成了众所关注的公共事件,也没有起码的反思意识和羞耻感,反而奋起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辩护,试图通过掩盖、辩解、避重就轻等手段,达到误导舆论、扭转不利局势的目的。

    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明星、作家,本身就是一些披着荣耀光环的成功人士和社会精英,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很容易将这些人视为人生楷模,而“榜样”频繁出轨,毫无道德感,缺少羞耻心,无疑会造成很多年轻人社会认知的混乱。

    出事之后,不承认、不在乎,冲击着为人处事的道德底线。眼下,贪官落马的消息不断传来,很多地方对于落马官员在任时的题词采取了摘下、铲掉等紧急措施。除去紧跟形势的猜测之外,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羞耻感的表现。贪官的墨宝挂在墙上、刻在石头上,遍布在村落、街道、公园、医院、学校、建筑物、风景区,及时清除言行不一、身败名裂的官员题词,避免造成社会困扰,是应对丑闻的明智之举。

    对于没有羞耻感的公众人物,有必要加强社会监督。北京市演出行业协会和40多家演出公司签订了《北京市演艺界禁毒承诺书》,承诺“不录用、不组织涉毒艺人参加演艺活动,不为他们以涉毒为噱头进行炒作提供平台”。此种做法,在于强化“底线意识”,让没有羞耻心的人不光受到谴责,还要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寸步难行,只有这样,才能让羞耻变成常识,而不是奢侈品。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