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图片新闻 >

云南鲁甸6.5级地震特别报道:来自灾区的感动

2014-08-09 12:30来源:中国教育报浏览:手机版

 

  8月7日,来自云南边防总队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爱国在鲁甸县龙头山镇的安置点为7岁的代友灿擦鼻子。(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本网讯  8月7日,鲁甸地震后第五天。记者在灾区看到紧张有序的抗震救灾场景,每天都被深深感动着,从没有倒塌的校安工程校舍,到灾区教师踊跃投入救灾队伍,再到各地学生志愿者执着的行动。我坚信,大灾过后灾区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教师们踊跃加入抗震救灾队伍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牵动着鲁甸县4000余名教育工作者的心。教师们踊跃加入抗震救灾队伍中。 

  “马老师帮助我们,我们全家特别感动。”龙头山镇龙泉村村民段兴艳对记者说。段兴艳说的马老师是鲁甸县一小教师马艳梅。 

  地震中,段兴艳家的房屋全部倒塌,她和两个孩子不同程度受伤。因腰部和右脚受伤严重,段兴艳需住院治疗,无法照顾8岁的孩子张天星和9个月大的孩子张涵。 

  8月4日下午,天空下起了小雨。马艳梅到医疗站看望同事的父亲。在住院帐篷里,马艳梅看到张涵衣着单薄,于是回家取来了毯子给孩子盖上。看到张天星满身是泥土,马艳梅把孩子领到家里洗了澡,还给买了一身新衣服和一双鞋子。 

  8月7日上午10点,记者见到鲁甸县第二幼儿园教研组长冯春香、副园长夏文会时,她俩正在食堂里忙着为救援队做饭。地震发生后,冯春香把家里的180多平方米住房腾出来给20多名来自外地的志愿者住。 

  8月5日凌晨,鲁甸县一中及周边城区50多名教师帮受灾群众安置铁床80余张;当天,由县一中、县二中、县职中、县一小、县二小、文屏镇中学教师组成的70余名志愿者队伍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 

  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学生志愿者 

  8月6日早晨8点,在鲁甸县二幼校园里,陆友维拿着学生志愿者名单点名。点完名后,6名学生志愿者各自按照分工,有条不紊地搬运救灾物资、救援工具。 

  陆友维也是一名学生志愿者。他家住鲁甸县文屏镇,现在云南师大文理学院读大二。地震发生后,陆友维通过电话、网络联系,到8月4日早晨就组织了以学生为主的100多名志愿者。 

  今年已被上海复旦大学录取的马殿腾说:“我去重灾区做志愿者,虽然很危险,但我不怕。” 

  “我在西安财经学院读大二,帮受灾群众做点事,很值得。”来自红河州建水县的朱国维说,“得知鲁甸地震的消息后,我就从老家赶来了。” 

  填表格、指路……8月7日早晨8时许,在共青团志愿者服务一号点,记者看到几名学生志愿者正在忙碌着。 

  “我是8月5日从贵州威宁县老家赶过来的。”18岁的张颖昌今年被上海师大录取,赶到鲁甸县城后,他就忙着帮助搬运救灾物资。“我到了鲁甸后才发短信告诉父亲我到灾区当志愿者的事情。”张颖昌说,“父母都支持我。” 

  记者从共青团志愿者服务一号点了解到,自地震发生以来,在该服务点报名的有2000多人,其中有1100多人是学生。 

  校安工程校舍经受住地震考验 

  鲁甸县龙头山镇,地震重灾区。 

  龙头山镇龙井小学校长汤科权在电话中对记者说:“以前建的一些老校舍受损较严重,但校安工程的校舍没有倒塌的。” 

  在占地30亩的鲁甸县第三小学,一排排整齐的军车和5顶大帐篷格外显眼,成都军区某医院的住院医疗站就设在这里。“我们把医疗站建在这里,考虑的就是安全。”一名医生说,“校园教学楼前就可以停放部队的救灾车辆,开展救助时很方便。” 

  “校舍质量好,娃娃在这里读书,我们才会放心。”段兴艳说。记者从鲁甸县教育局了解到,该县校安工程校舍总面积近12万平方米,这些校舍在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 

  “我们对校安工程校舍很放心,但对一些老旧校舍仍放心不下。”鲁甸县教育局计财股股长丁世立说,“我们正在统计,准备搭建一些活动板房,以保证9月如期开学。”(本报记者李配亮8月7日发自云南鲁甸)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