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溺亡频发 如何撑起学生暑期安全的保护伞?
本网讯 进入盛夏以来,我国多个省份接连发生学生溺亡事件,有的省份一个多月里15名学生溺亡。专家认为,搭起暑期“安全网”不仅是老师和家长的责任,也是地方政府部门的义务,必须警钟长鸣,从源头根治。
盛夏时节,各类游泳、嬉水所引发的学生溺亡事件进入高发期。6月16日哈尔滨市发生一起溺亡事件,2名学生死亡;6月22日大兴安岭发生2起溺亡事件,造成7名学生死亡。6月7日、8日,江西南昌先后发生3起中小学生溺亡事件,造成6人死亡;6月18日河北省万全县城西河4名初三学生溺水身亡。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而去,学生溺亡悲剧为何频繁发生?记者梳理溺亡事故,发现这些事故之间有很多共性。一是很多学生离开学校后,经常聚在一起玩耍,这时既没有学校和老师的管护,家长也不在学生身边疏于监管,出现监管空白。二是学生安全意识差,经常盲目施救导致不必要的溺亡。6月1日,河北工程大学16名学生在邯郸市滏阳河罗城头桥西侧聚会,学生徐某某不慎落水后5名同学下水救援,其中两名同学和徐某某均抢救无效死亡。三是防护措施不当,同一地方多次发生学生溺亡事故。6月8日,江西赣江水域朝阳水厂取水口附近,2名高二男生溺亡。事发一小时后,距离第一起溺亡事故仅300余米的水域,4名嬉水小学生出现溺水情况,其中2人溺亡。 黑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赵瑞政说,这种情况在暑期最严重,特别是农村的留守学生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在学校里有老师的管护,放假后很多学生父母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家里的老人也照顾不到,对这些学生出现了监管空白,是学生暑期安全问题频发的最重要原因。 东北林业大学社会学教授于景辉认为,事故背后也反映出游泳馆数量不足、政府基础设施投入不到位的问题。特别是农村,很少有游泳馆等基础设施,很多地方一个泳池都没有,一些儿童免不了跑去“野泳”。江河、水库、塘堰等野外水域成为农村学生的“致命杀手”。 于景辉说,暑假溺亡事故多发生在初、高中生群体,这部分学生自认为已经成人,有了独立做事的能力,和同学在一块时容易结队游泳,家长也很难监督。要减少学生溺亡事故发生,老师、家长必须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同时,加强对溺水事件多发、易发水域的安全管理,特别是水库、人工开发水潭的管理和风险排查,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
- 上一篇:中国努力让“鲤鱼跃龙门”不再难
- 下一篇:慎海雄:让亿万青年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 韩红曾为郭敬明叫停飞机?当事人否认 10-09
- 教师资格实行5年一注册将设师德红线 10-08
- 大学生参加中学同学会偷老师钱包 被判罚8千元 10-09
- 高校教学改革需着眼整体抓好配套 10-20
- 河北省委书记:总结工作实事求是 部署任务措施有力 03-12
-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传递活动在京启动 10-09
- 偷同事手机换新工作 轮到自己遭窃不敢声张 01-20
- 支付宝资金被“蚂蚁搬家” 10-16
- 中纪委副书记:改进作风从查处节礼奢靡抓起 01-07
- 未成年人性侵案多发生在暑假 96%是熟人作案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