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反腐成果固化最后须落到制度上
中央巡视组发布第二轮巡视整改情况 专家:反腐成果固化最后须落到制度上 本网讯 6月18日,云南省对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情况“出炉”。至此,2013年第二轮中央巡视的吉林、山西、安徽、湖南、广东、云南6省及国土资源部、商务部、新华社、三峡集团4个单位,已全部交出了整改“成绩单”。这10份“成绩单”,涵盖了对中央巡视组反馈情况的整改情况、采取的措施、取得的进展、建立的工作机制等方面。 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整改情况主要集中在党风廉政建设、八项规定执行和作风建设、民主集中制和干部选拔任用三大方面,并呈现出不少新特点。 土地征用、工程建设等是腐败高发领域 党风廉政建设是各地着重整改的领域。无论是处理人数,还是通报的案件数,都显示反腐力度在不断加大。 “50余名厅级干部受处理”的新闻,日前备受公众关注。今年,广东省通报查处的厅级干部最多,达38人。吉林、湖南二省分别对4名、15名厅级干部正式立案调查。 各地通报的案件数更加可观。吉林省自巡视组入驻以来,立案1986件,结案2292件,处分2347人;山西省对中巡组移交的问题线索结案1320件,查实597件,处分811人。 此外,多地在整改通报中,还特别强调了一些腐败案件多发的领域。 吉林省通报了在国企改制、土地征用、工程建设等领域,及个别有审批权的部门、金融单位、高等院校等腐败案件多发地的问题。安徽省也严肃查办了一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环保等重点领域的腐败案。 各地还扩大检查整改面,兼顾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整改。复旦大学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社会发展研究室主任胡守钧认为,这次整改中,多地在基层反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基层如何反腐还需总结经验,继续摸索。 重点整顿领导干部住房超标问题 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和对“四风”问题的查处是巡视重点。各地根据中央巡视组的反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整改。从通报情况看,做到了“对症下药”。 例如,商务部对部分展会、论坛过于豪华,财政资金投入大的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目前,各展会、论坛基本取消了开幕式、闭幕式等程序性活动,取消了文艺演出、大型酒会,并不再发放礼品等。 广东省开展了收送“红包”问题专项治理活动,查处并在媒体上公开点名曝光了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家汉收受“红包”、礼金等5起典型案件。同时大力整治了公款吃喝、公费旅游问题。 整顿领导干部住房超标问题也是一大重点。山西省针对丽华苑小区的省级干部住房被指超标问题,表示坚决腾退到位,目前正在加紧落实。吉林省则采取了房改收费措施,对规定面积以内的部分,按长春市房改政策执行;对超出面积,按省直机关公房出售超面积实行的房改市场价计价。 “这次6省和4个部门针对中央巡视组的反馈意见做了整改,各级政府按照意见走,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个态度和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从效果来看,威慑力还是挺大的。”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 严查带病提拔、买官卖官 中国青年报记者还发现,建立长效机制,注重当下经验教训的积累和推广,也是本轮整改强调的内容。10份通报中,有6份都明确提及。 从贯彻民主集中制和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整改看,各地针对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时出现的问题,不仅对症下药,还做到“防微虑远”。 吉林省针对擅自设置机构和领导职务的问题,明确规定,今后,省直部门除由党外干部担任行政正职外,一般不再党政分设,不再配备正副厅级信访督查专员。 广东省针对中央巡视组反馈的梅州市破格提拔干部问题,省委组织部细化了破格提拔干部有关规定,明确了具体条件和操作程序;针对“带病提拔”问题,广东省建立了常态化的倒查制度,规定必须实施倒查的问题及其时限。 山西省按照中央巡视组意见,集中开展了“买官卖官”、“跑官要官”、档案造假、违规破格提拔等问题的整治工作。 “反腐成果固化最后必须落到制度上,让成熟的法律和制度来管,这样才能在今后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和蔓延,遇到问题时也可以做到有据可依。”竹立家认为,整改工作仍然任重道远,需要长期严格坚持。 “巡视本身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目的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需要长期坚持。”胡守钧强调。实习生 郝丽婷本报记者 李林 |
- 上一篇:专家:公务员灰色收入未必不合理
- 下一篇:中国海警在三亚以南领海扣押一艘越南渔船
- 专家:有的地方卫生局领导带头抽烟 无人敢劝阻 12-30
-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解读今年巡视工作4大变化 04-09
- 谈县级政府法治形象打造:管理者转向服务者 12-16
- 一念之差贪套房 一世清白成过往 12-28
- 专家:搜寻失联客机过程将非常漫长 05-03
-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就美国务院官员涉南海言论答记者问 02-09
- 学者:信访带有封建“人治”色彩 损害法治权威 01-22
- 马爱国:用四个“最严”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01-21
- "单独两孩"是过渡政策还将继续完善 02-10
- 头条:权威解密跨境追赃需迈几道坎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