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考试“杠杆”拉动学生锻炼“内需”
本网讯 在当下学生普遍运动不足、体质健康普遍不佳的背景下,练比不练好,考比不考好。 针对由各地中考体育加分政策引发的一系列学生、家长“突击锻炼”现象,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近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作出回应称,中考体育加分政策将坚持并逐步扩大加分力度。 中考体育,自1992年起在全国试行、2008年全面实施,已历时二十多年。之所以要再次强调坚持中考体育,并且使出了加大分数比重的“狠招”,除了很多说起来似乎“人所共知”的原因外,还有一些在实际生活中却往往被“集体忽视”的充足理由。 第一,中考体育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有实实在在的效果。实践证明,作为一种考试制度,中考体育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取得了预期效果,也得到包括家长在内的广泛的社会认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单位组织的十年追踪调查显示,在小学到大学所有年龄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整体下滑的背景下,只有在初二至高一这一年龄阶段,各项指标得到了改善。达成这一效果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中考体育制度的推行实施。 第二,中考体育引导学校、学生和家长重视体育,对学生文化学习只有益处没有坏处。当前的教育,存在一种功利主义倾向,即考什么才学什么。以往,体育不考试,体育就往往被忽视,甚至完全丢弃。然而,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机体,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是不能被人为、机械地分割的。一个好的身体,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有的家长错误认为,只要“耗时间”,就可以提高成绩。其实,除了天赋的因素外,孩子成绩好坏,不仅仅取决于态度问题,更重要的是精力和效率问题。而精力和效率与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第三,体育是伴随一生的生活方式,初中阶段是身体锻炼的“黄金时间”,是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重要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很难再有机会补偿。研究证实,由于学生生理、心理的日趋成熟,初中阶段,是学生一生中学习体育技能、培养兴趣的最佳时期,是获得锻炼成效和快乐体验最好的时期。这个时候坚持体育锻炼,能够为一生的健康和养成良好的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反过来说,这个时期如果因为运动不足引起体能水平低下、身体肥胖或超重等等,将影响其一生的健康。 第四,目前中考体育的设计,完全可以在巩固考试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现在中考体育项目设计,还主要从鼓励学生锻炼、便于计算成绩的原则出发。所以,考试项目都是简单的体能类指标。选择这些指标最大的好处是,全部可以由仪器测量,减少主观评判,做到最大限度的公平。同时,大部分中考体育增加了选择性,不同情况的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项目,这就从另一个角度,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另外,目前中考体育的设计,其标准是基于“绝大多数学生,只要上好体育课,平常参加学校规定的体育锻炼,就可以获得良好以上的成绩”的理念确定,且最高成绩设限、封顶。从考试结果看,大部分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也都在良好以上成绩,学生间的差异并不大。因此,部分学生家长担心的中考体育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并不普遍存在。 当然,任何考试,都不可能是完美的,现在有的考试,的确存在一些不足,但是,这可以在不断改进中完善。目前,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体育考试可能引起的结果是:少数平时文化成绩中上、体育优秀的,成绩会稍占优势。而这类学生,不恰恰正是我们要培养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吗? 总之,中考体育,作为一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杠杆”,对拉动学生锻炼“内需”是有积极作用的。对于学生一生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而言,与别的考试不同,在当下学生普遍运动不足、体质健康普遍不佳的背景下,练比不练好,考比不考好。(吴健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中心主任) |
- 破除“中国式求人”需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 01-22
- 中教评论:“弃北大读技校”点赞之余当深思 11-19
- 别让单独两孩办证变成“瞎折腾” 10-24
- 检察日报:黄某嫖娼事件中的大众狂欢 06-04
- 多地“零首付”购房推陈出新 专家:暗藏巨大法律风险 06-04
- [光明日报]孩子在危险运动中更应得到最大保护 12-06
- 谨防权力型房托干扰新型城镇化 07-23
-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05-03
- 评论:超市抽奖奖宝马,有钱就能任性? 12-26
- 中青报:保护举报者就是保护反腐锐气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