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评论 >

人民日报:一些领导干部用典故总有点矫揉造作

2014-06-05 12:23来源:人民日报浏览:手机版

本网讯  近些年出现的学者或官员用错典故而引发的笑话不少。有的将“罄竹难书”用作褒义词,有的将“渐渐入港”用在形容事情已经到位上。更有甚者,有人将网络上网友编的假典当作文史典故引用,引发了媒体的批评。典故虽小,反映的却是领导干部的学风和作风。

在写文章、讲话中人们往往喜欢用典故来强化表达力,增强沟通效果。典用好了,形象恰当,反映出人的人文素养,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也有积极意义;典用错了,反映出文化素养不够,还会显现思维能力的缺陷。所以,用典虽小,其用甚大。对领导干部而言,手握国家权力,言关民生休戚,一言不正,四方听之,其用典不可不慎。

典的本质是历史智慧和民间智慧的提炼,这种智慧可以补益现实,启发现实。即用典是为了说明和解决问题的,不是为了好听或好看。明此,可以克服领导干部用典的两种心理偏差:一是不敢用典,即担心出错,用典不恰,所以讲话写文章从来都是套话、白话,永远没错,也永远没味儿。二是过度用典,即为了显示自己的水平和博识,引经据典过多,往往又显得华而不实。

用典是平时学养积累出来的,不是为了讲话找出来的,或者设计出来的。我们看到有的领导干部讲话中用典,信手拈来,自然而然,平白贴切,事理相融。让我们感觉到贴切舒服,极富启发,心悦诚服。而有的领导干部用典,总有点矫揉造作,削足适履。或者与其文风、口语很不相恰,是“查找”出来的典,而不是“流淌”出来的典。所以,用典应当完全服从于表达的需要:用也可,不用也可的典故,则不用。总之要自然而恰当。

那么,领导干部怎么用对典,用好典呢?

首先是功夫在平时。最近人民日报海外版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之江新语》的用典,宏富而多彩,读来贴切、妥当。这反映出他平时的阅读量和学习量是很大的。习总书记提出领导干部要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这是新时期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内在需求。所以,把学习常态化、端正学习态度是领导干部用对典的前提。领导干部要明白典的通识,不要认为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才有典,典是经过实践和学术提炼的一般性哲理的概括,既有中国传统之典,也有西方文化之典,还有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新典。平时功夫下得足,可以信手拈来,相得益彰。功夫下得不够,就会发生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对于民间的、国外的、古人的语言中有用的东西,不肯下苦工学,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

其次要与实践相融。章太炎先生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风。古人将徒有形式而无实际作用的空文叫“具文”。维特根斯坦说过,人的语言方式就是他的生活方式。古人曾言,“言不苟造,论不虚生”,即语言与观点要有实际的来源。用典要与具体的工作实践相联系。在隋唐之际,针对当时的“竞一字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李谔曾经写过一篇《上隋高祖革文华书》。可见古人也主张不能与实践脱离,虚泛的文风反映出实践的苍白。这对领导干部而言,与实践相融是用典的意义所在。

第三,要学会灵活用典。所谓灵活用典就是用活典不用死典,引明典不引暗典,去滥典品经典,化典义证新意。有的典故深涩难懂,言者懵懵,听者昏昏,是所谓死典,而有的典故内涵深刻,指向明晰,是所谓活典。在用典时为了说明事理是明典,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是暗典。领导干部应当襟怀坦荡,以理服人。灵活用典还要避免滥用典故,就像背诗就背“春眠不觉晓”一样,滥典是不用自明的,所以活用经典,不落俗套也很重要。但用典也不是一定要严丝合缝,因为用典本身就是借喻,所以用典时既可以借典喻事,妙化典义,也不妨借事喻典,让听者或读者在明白典的原意的基础上开发出新的典意,这就更凸显了用典的现实意义。

(作者系北京社会科学院国学研究中心主任)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