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与“应试”博弈,谁比谁无奈
本网讯 “减负”与“应试”的博弈,症结不在于纠结中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才能为学生“减负”,而应该明确,中高考最终为了导向什么、“增强”哪些方面的素养要求。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武汉宣布历史退出中考。然而,日前部分学校已停开历史课,学生在其他中考科目上的应试压力和课业负担不减反增——这样的结果,与主管部门的“减负”初衷背道而驰。 还有一条新闻,与此形成有趣对照:教育部日前宣布修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标准和办法,连续三年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下降的学校,将被“一票否决”。这条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体质监测标准,引来众多校长和家长对于体育的密切关注:体育会否纳入高考?岂非增加“应试”负担? 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考试改革为学生“减负”,但在实际中却不断遭遇“应试”反弹——一考就应试、一放就丢弃——这让教育部门无奈。近年来,不少省市将体育纳入中考。以上海为例,中考时两三分之差,很可能就从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落进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而中考体育占30分,“迫使”原本只埋头补习语数外的孩子,抽时间去参加长跑、游泳、篮球、滚翻运动等锻炼。有些家长甚至在初二开始为孩子聘请体育家教,课余补习体育技能。这种“应试”本非教育部门初衷,却对提高学生体质产生了实效,主管部门称“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而对于校长和家长、学生来说,“应试”也属无奈。中高考的指挥棒,决定着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千分考”综合测试学生的全面素养,有志于此的学生只能按需准备,否则难进复旦大门。武汉中考取消历史,校方和家长、孩子也清楚,并非历史学习不重要,但其他中考科目仍然要激烈竞争。花时间去学习历史对中考无益,把腾出来的时间加强语数外学习。时间精力有限,“考什么学什么”的“应试”,反而是“减负”的最佳选择。 因此,教育部门改革中高考,不能简单地把“减少考试科目”与“减轻学生负担”画等号。近年来,无论武汉取消历史科目的中考,还是各省市梳理减少中高考的竞赛加分项目,包括家长非理性地呼吁“数学滚出高考”……弱化某些科目在中高考的地位,均奔着“减负”目标去。但无论中考还是高考,只要是高利害性的选拔性考试,学生就一定会有应试负担,古今中外莫概能外——哪怕是美国的SAT考试,学生同样要提前数年精心准备应试。考试科目多,学生要广泛涉猎;考试科目少,学生得精耕细作。很难说,考十门功课、门门命题都简单些,学生的学习负担重;还是只考三门课,每一门都要“掘地三尺”、“精耕细作”,学生学习的负担更重。 从根本上来说,如果中高考仍是以总分累加按高低排队的方式来录取,无论考什么科目,均无法兼容“减负”的目标——学生最“短板”的学科制约着他能被什么样层次的学校录取,为此要花费大量精力“补短板”。而多数人“补短板”只对“应试”有用,等他考进大学投身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专业时,最初的“短板”学科基本没有用处,之前加倍努力学习“增负”,此刻已成“无用功”。 所以,回到问题的原点,“减负”与“应试”的博弈,症结不在于纠结中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才能为学生“减负”,而应该明确,中高考最终为了导向什么、“增强”哪些方面的素养要求。如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堪忧,长跑成为中高考“刚性”要求未尝不可;如果历史人文素养对现代社会的公民必不可缺,那中高考和日常学习可适度强化。当然,中高考最根本的“减负”,应该是多元标准、扬长选拨——基础教育阶段为未来打基础,初高中可以通过日常的学业水平考试,保证学生所有的基础科目达标;在此基础上,高考可以高校自主招生为主,加试学生擅长的学科和技能,学生各展所长,“短板”应试问题自然可解。(作者李爱铭,系《解放日报》记者、上海师范大学博士) |
- 上一篇:对体育的短视危及下一代幸福生活
- 下一篇:评论:重拳猛击“退休虎”再证反腐无盲区
- 谨防权力型房托干扰新型城镇化 07-23
- 多地“零首付”购房推陈出新 专家:暗藏巨大法律风险 06-04
- 中教评论:“弃北大读技校”点赞之余当深思 11-19
- 检察日报:黄某嫖娼事件中的大众狂欢 06-04
- 破除“中国式求人”需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 01-22
- 中青报:保护举报者就是保护反腐锐气 09-05
- 评论:超市抽奖奖宝马,有钱就能任性? 12-26
- 别让单独两孩办证变成“瞎折腾” 10-24
- [光明日报]孩子在危险运动中更应得到最大保护 12-06
-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