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学教育 >

张伟:“教育,需要甘于奉献的人”

2014-04-21 12:14来源:中国教育报浏览:手机版

“教育,需要甘于奉献的人”

——“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的人生追求

  刘延东说:“国家发展,最终还得靠人才。我们要想一想,到底要用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什么样的追求,培养下一代?我想,就是焦裕禄精神。张伟,就是用一生的行动,践行了焦裕禄精神。” 

  四月的春天,乍暖还寒。

  本网讯  9日傍晚,郑州一间普通的会客厅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早早地等在那里,等待着两位特殊的客人。 

  她们来了!刘延东大步上前,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张伟的妻子韩春英的手说:“我这次来,是专门来看望你和孩子,你真不容易!也请转达我对老母亲的问候。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安排好老人和孩子,这也一定是张伟的期盼。” 

  温暖的双手,温暖的话语,温暖亲切的中央领导。 

  一股暖流,温热了韩春英的心,她热泪盈眶…… 

  韩春英的丈夫张伟,生前是河南省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因劳累过度倒在了学校里,年仅42岁。 

  不久前,刘延东翻阅中央媒体信息专报,偶然看到了张伟的先进事迹,深受感动。来河南考察,她特别提出,要见见张伟的家属。 

  张伟的女儿张晗哽咽着说:“爸爸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学校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考上高中。” 

  刘延东拉过她的手,动情地说:“你有一个好父亲!” 

  “你爸爸的事,深深感动着我。教书育人,是他人生最大的追求。他心中装的都是学生,唯独没有他自己。硬是用10年的工夫,把一所农村薄弱校,办成了县里优质校。他的事迹很感人。” 

  “一个平凡的岗位,创造了不凡的业绩。他这是把毕生献给了教育。教育,就需要这样甘于奉献的人。” 

  刘延东副总理对一个普通教师的感人事迹娓娓道来,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她说:“国家发展,最终还得靠人才。我们要想一想,到底要用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什么样的追求,培养下一代?我想,就是焦裕禄精神。张伟,就是用一生的行动,践行了焦裕禄精神。”日前,刘延东作出批示,要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向“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同志学习活动。教育部迅速作出了部署。 

  4月18日,河南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追授张伟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向张伟同志学习活动。 

  “生命虽然有限,但张伟的崇高精神永存!”中原腹地,焦裕禄精神源起之域,一段感人事迹将永远流传…… 

  一种追求——“自己肚子里有货,上了台才能有灵性” 

  三尺讲台是张伟的人生大舞台。为了把知识的种子播撒进孩子的心田,他以讲台为舞台,在这里写下了壮丽的人生篇章。他把上好每一堂课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他说:“只有自己肚子里有货,上了台才能有灵性。” 

  前些年,在秋渠一中读书的学生,谁都羞于对别人承认自己是哪所学校的;这几年,秋渠一中的孩子们总是喜欢把校徽别在胸前最显眼的地方。 

  秋渠一中,曾经是全郸城县各方面都落在后三名的学校。如今,已经成为有1100名学生的前三名的公立初中。 

  这一切的变化,和一个人密不可分——张伟。 

  张伟其实是再平凡不过的一个人。 

  秋渠乡的人们这样给我们描画张伟:中等身材,大眼粗眉,刚刚四十岁出头就头发花白,开始谢顶,没事老爱背着手在校园里转悠。 

  这个校长留给秋渠一中教师、学生最后的画面是:他手里拿一只掉了漆的喇叭,在操场上和学生一起出操。 

  张伟总是这样,总是这样忙碌,总是这样认真。 

  每一天,每一日,学生课间操的时候,张伟都会准时出现在操场上。 

  他举着话筒,看到谁偷懒了,谁的姿势难看,会随时提起话筒提醒,一点都不含糊。 

  寒冬腊月,学生们在操场上跑圈,患有哮喘的张伟也会跟在队伍后面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以至于学生们觉得不认真跑实在是对不起他。 

  这位大叔一样的校长还经常“埋伏”在每天晚自习之后的教学楼里,为的是及时制止想在熄灯后继续用功或是贪玩的学生。 

  从20年前踏入秋渠乡第一中学当教师那天起,张伟教过历史、语文和地理,也教过英语。他的学生能清晰地回忆起他的声音:洪亮的,宽阔的,永远地充满张力和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他的课总是那样引人入胜: 

  秋渠一中的教师说,再调皮顽劣的学生,上张伟的历史课和语文课,也能品出“百家讲坛”的味道;上他的英语课和地理课,还没听一会儿呢下课铃就响了。 

  张伟因此被称为“麻辣老师”,大家公认听他的课:过瘾! 

  让他说说有啥窍门,他憨憨一笑直挠头:都是从些“笨”法子里得来的,多揣摩多上讲台多攒经验而已。 

  不光自己的课讲得生动,一校之长的他还带领全体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当上校长后,张伟新官上任烧的第一把火就是课程改革。他打的比方别提有多贴切了:讲台就像舞台,教书也是艺术。自己肚子里有货,上了台才能有灵性。 

  一开始,学校同事不理解,有人说他瞎折腾:城里学校还搞不好,咱这“老少边穷”能行吗?张伟叩开每名教师的门扉,把希望和信心送到他们的灶火前或是饭桌上。终于,大家的认识统一了:不改革,死路一条;改革了,或许还有出路。 

  教师任亚辉回忆说,那段时间,教师们像上足了发条一样忙得不可开交:每周五,是学校雷打不动的集体研讨和集体备课时间;每星期,各年级都要组织多轮赛课和评课;业务学习会上,大家常常为了高效课堂的流程、备课模式以及教案编写原则争执得面红耳赤……日复一日,教师们的教育理念和授课水平提高了,这一点,从孩子们上课时聚精会神的眼神里和心领神会的笑容中得到了印证。 

  秋渠乡的百姓给张伟记着一笔账:20年间,他把知识的种子播撒进了数千名孩子的心田,有近百个学生考上了大学,还有20多个当上了村里的干部。 

  一种精神——“没有咱秋渠一中人过不去的火焰山” 

  让秋渠乡的孩子能在家门口读上书、读好书,是张伟的最大心愿。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九九八十一难,难不倒张伟,他挂在嘴上的永远都是那句话:“没有咱秋渠一中人过不去的火焰山。” 

  张伟的一生很短暂,但短暂的一生里,张伟都在匆匆赶路。 

  秋渠乡中心学校校长朱全好是张伟的初中老师,他回忆起30年前张伟读初中时,家里太穷,没钱买表。为了上学不迟到,他每天天不亮醒来就摸着黑跑到一里外的学校,一直等到学校开门。 

  他说,张伟就是凭着这股认真的劲头走上校长之路的。 

  那是2004年的8月,风不停,雨不住,张伟接任秋渠一中校长的时候,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 

  当时的学校是怎样的狼狈和不堪:连续多年教学质量全县倒数,学生几乎跑光,全校只剩300多人,破旧的校舍已经不能遮风挡雨,学校到了濒临关门的绝境。 

  接过校长这副担子,张伟知道它的轻重。 

  那段时间,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难,他挂在嘴上的永远都是那句话:“没有咱秋渠一中人过不去的火焰山。” 

  他做好了负重前行的全部准备,从心理到生理—— 

  校舍简陋,他多方争取建设资金,换掉了破旧的课桌,改造了拥挤的学生宿舍; 

  校园道路不平,他带领师生利用课余时间搬来旧砖铺平路面,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学校的路面硬化。 

  “当年我们铺校园时,他总是跑得最快、搬得最多。看到这个像民工一样甩开膀子在太阳底下搬砖和泥的校长,大家还能说啥……”往事历历在目,曾经与张伟同事12年的秋渠二中校长刘中华泣不成声。 

  在秋渠一中支教的郑州三十一中英语教师郭晓丽清楚地记得,去年11月的一个双休日,学校为了改善办学条件,给每个班级和教师办公室安装网线。她看到身材略胖的张校长亲自带领几名教师在梯子上爬上爬下,忙个不停。要知道,在郑州,安装网线的活儿可全是聘请专业人员做的。张伟从她吃惊的表情里读出了她的不解,腼腆地笑了:“乡下学校条件差,想要发展处处需要钱。这点活儿,咱自己就干了。找专业的不还得花钱嘛,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 

  每逢放假,张伟就背上水壶、带上干粮,和老师们县里县外到处取经,为了节省路费,他们总是夜里出发夜里回家。有次回来正遇上暴雨倾盆,急于赶路的他摔在泥地上半天没有爬起来。 

  那一天的语文课,学生们看到的是这样一幕情景:张校长满身泥泞站在讲台上,头上脸上的水滴答滴答往下滴…… 

  那一堂课他讲得比平常更生动,那一堂课同学们听得泪眼迷离。 

  让秋渠乡的孩子在家门口能读上书、读好书,张伟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一种情操——“当老师是个良心活儿” 

  张伟对事业的痴迷、对学生的关爱,远远超过了对自己的爱,更远远超过对自己的“钱途”的关注;他对学生爱之至深、关之至切,非常人所能理解。他心里永远装着学生,唯独忘了自己。这就是张伟,一个仁爱之至的张伟,一个胸怀博大的张伟。 

  张伟有一句口头禅,当老师是个良心活儿。他总说,乡里乡亲的把孩子交给咱,咱得对得起孩子和家长,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张伟是打心眼儿里这样认为的。 

  张伟的家境、张伟的求学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乡下孩子读好书上好学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1992年,张伟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周口师专。踏进大学校园第一天,他脚上穿的是一双露着脚趾头的球鞋。 

  他的同学吴光远说,张伟家里穷,他每天在学校只吃馒头,偶尔就点咸菜。 

  还有同学说,张伟没有钱买稀饭,每天都喝白开水。 

  但大家都记得,张伟学习成绩出奇地好,他每学期都拿奖学金。 

  1994年,张伟大学毕业后放弃到县城工作的机会,回到秋渠一中,一干就是20年。 

  当老师,当校长,穷也好,苦也罢,教育这活儿张伟干定了,在功名利禄的诱惑面前,张伟没有动摇过。 

  “他就是这样,谁家的孩子没办户口,哪个青年教师还没找对象,谁最近身体不舒服,哪个学生性格内向,他都记在脑子里。心中总是装着大家,唯独忘了自己。”九年级政治老师王增禄一提起张校长就双泪长流。 

  他忘不了,2004年暑假,自己的父亲患重病住院,8000元的手术费让他犯起了难。东拼西凑后,还差2000元。实在是走投无路,性格内向的他走进了张校长的家。张伟一边安慰他说手术之后会好的,一边吩咐妻子拿来2000元钱放在他的手里。直到后来,王老师才知道,这2000元钱是张校长头一天向亲戚借来的,为的是给刚刚病愈的儿子买奶粉用的。 

  是呀,同事们都知道,还有谁比张伟,这个一生与困苦做伴的人更需要钱呢? 

  他一家四口常年住在学校两间不足20平方米的陋室里,一张床、一张旧桌子、一个布衣柜、一台旧电视机和一套3年前花740元买的布沙发;母亲乳腺癌刚做过手术,需要持续化疗;一双儿女分别在高中、初中求学。张伟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是全家的经济支柱。 

  张伟常年患有高血压,高压180是家常便饭。妻子心疼他,为了能给他增加点营养,在学校后勤打零工的她希望能给自己每月800元的工资涨一点,却被张伟这个一校之长无情地说了“不”:“我当校长哩,你咋能搞这个特殊?” 

  尽管经济条件十分紧张,张伟却时常资助贫困学生。郑州科技学院2013级学生单秋香,上初中时由于家里穷,父母一度动了让她退学的念头。张伟得知后急了,跳上邻居家的拖拉机就赶到单秋香家,对她的父母说:“现在国家实行‘两免一补’的好政策,特困生上学不花钱,还能有补助呢。这孩子是读书的材料,我们一定把她培养好。”单秋香去上大学的那一天,张伟不能去送她,特意托人带给她500元钱。 

  这就是张伟,一个安贫乐道的张伟。他对事业的痴迷、对学生的厚望,远远超过了对待自己的“钱途”—— 

  妻子韩春英回忆说,最近这些年,当上校长的张伟不止一次有机会升迁或是参与朋友的生意,但他都谢绝了。他总说,想想这些孩子们上学如此不易,咱咋能只顾自己而撇下他们呢? 

  张伟的工资,曾经每月拿过40元、60元、120元、200元,后来涨到400元。一所私立高中开出20万元年薪聘请他,可他一盘算,秋渠乡一个孩子要是上县城读私立学校,家里每年学费、生活费的支出大概要2万元。秋渠一中有1000多个学生,把学校办好了,让孩子们不用奔波在外求学,那不等于省下了2000多万元吗?20万元年薪算什么,学校一年的产值就有2000多万元呢,上哪儿找这么大的生意?于是,他断然拒绝了这个机会。 

  这就是张伟,一个胸怀博大的张伟。他对学生爱之至深、关之至切,远远胜过了对待自己的儿女—— 

  张伟的邻居向我们描绘过这样一个场景:一天傍晚,妻子回娘家了,张伟给学生补课回来,推开家门,却看到了令他心疼的一幕:8岁的姐姐把3岁的弟弟搂在怀里,倚着墙根睡着了。弟弟满脸是血,姐姐的脸上挂着泪珠。张伟的泪水夺眶而出,紧紧抱着两个孩子说不出一句话来。 

  一种情怀——“和学生们在一起最幸福” 

  张伟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人的幸福不仅仅是通过金钱来衡量和体现的,我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那就是和学生们在一起。” 

  张伟走的那一天,同事们在他办公桌上那本摊开的笔记本上,看到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工工整整地写着:“焦裕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张伟在三尺讲台前的站立让我们为之感动,张伟在生命最后3天的平凡行迹让我们唏嘘不已。 

  3月15日,周六。这一天,张伟和工人一起,为把女生宿舍楼前600多平方米的空地翻修成水泥地而忙碌,整整一天他没有离开工地; 

  3月16日,周日。张伟白天指导九年级学生做中招考试分组实验练习,晚上值夜班处理一起学生纠纷,直到凌晨1点才休息; 

  3月17日,周一。上午开了一整晌的会。下午,中心学校校长打来电话:春季招生滞后的问题要解决,孩子们的伙食要改善,学雷锋活动要深入……一条条、一件件,他记在笔记本上,也记在自己心里。 

  这一天,忙到很晚,张伟才和妻子吃上饭。 

  吃完饭,他急匆匆去办公室开会,会还没开,就倒在了办公桌前。 

  妻子闻讯赶来,只见丈夫坐在椅子上,捂着脑袋轻声呻吟着说出最后一句话:“我头疼……” 

  同事们在张伟办公桌上那本摊开的笔记本上,看到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工工整整地写着:“焦裕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笔记本的右下角,是他最后一天工作的日志:“3月17日,教师例会。一、做好月考准备工作;二、各班做好‘学雷锋、见行动,从我做起’演讲工作;三、加强学生纪律教育……” 

  张伟去世后,河南省教育厅和郸城县教育局先后下发了《关于向张伟学习的决定》。 

  张伟在秋渠一中上七年级的儿子张霄和其他同学一样,写了命题作文《我心目中的张伟校长》。 

  他在作文里问:“您对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图啥?您总是笑着说‘让我们这边的人上好学’;您资助的那个学生得知您去世的消息以后,请假回来跪到您坟前磕了3个头;您那个马上就要高考的学生也回来了,他拿了50块钱给妈妈……爸爸,爸爸,您,就图这个吗?” 

  张伟离开时,正是最美的季节。这些天,妻子韩春英总是对着院子里的那棵树发呆,那是张伟最爱的海棠,已经开出很美的花,落花的声音仿佛丈夫在悄悄对她低语。 

  “但凡前两天能多睡上一两个小时,也许就不至于这么快走了”,妻子后悔不已地埋怨自己,她不能原谅自己的粗心。 

  结婚19年,丈夫流下的汗水和泪水,露出的笑容和愁容,都像电影画面一样在她的眼前浮现。 

  最熟悉的莫过于这样一个场景:每天清晨,丈夫都会在晨曦中把校门打开,他站在操场上,手叉着腰,迎接着被朝阳放大了的孩子们的身影。然后,便是朗朗的读书声从校园里飞出。 

  张伟在日记里曾经这样写道:“人的幸福不仅仅是通过金钱来衡量和体现的,我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那就是和学生们在一起。” 

  世上的痛苦大凡有两种:一种是可以随着时日而淡远的记忆;一种是日益加深一直信守的深情。韩春英的属于后者,这种生离死别割舍的疼痛将是她一生都无法抹去的心灵伤痛。 

  “我今年都44岁了,连一次火车也没坐过。结婚这么多年了,我们从没有出去旅游过。家里条件差,出去一次够孩子半年的生活费。前段时间张伟说,无论如何,等女儿今年高考结束,他一定带着全家出去旅游一次,也圆一下我想坐火车的梦想。可是……”说着说着,韩春英站着的身体像要倒下来。 

  然而,这位豁达倔强、隐忍坚强的农村妇女知道,真正的伴侣一定是越走越近,最后重叠成一个人的。在丈夫走后一个星期,她独自来到丈夫生前一直资助的失去父母的八年级学生孙丽影家,将500元钱交到女孩的奶奶手中。那一刻,她的心情突然变得轻松了许多。  

  3月20日,最后送别张伟的日子到来了。在临时搭建的灵堂前,聚集了近3000名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 

  送别的队伍从灵堂开始沿着小路一直排到100多米以外的大街上…… 

  赶来送别张伟的这些人,张伟的女儿和儿子不认识,张伟的妻子认识的也寥寥无几。 

  但他们都认识张伟:张伟活在他们中间,张伟活在他们心里。人们用一种交织着敬重与沉重、珍惜与惋惜的口吻回忆着这位42岁中学校长短暂的一生。 

  张伟此生,没有为妻儿留下什么东西,他留下的只是一种朴素且高尚的精神。 

  50年前,42岁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为了兰考的父老乡亲鞠躬尽瘁;50年后的今天,42岁的中学校长的楷模张伟同志为了家乡的教育事业死而后已。 

  从焦裕禄到张伟,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兢兢业业践行群众路线的不懈努力和永续奋斗。 

  从焦裕禄到张伟,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历史的担当和人格的光辉。 

  50年前焦裕禄向我们走来;50年后无数个张伟活跃在中原大地上。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人。 

  共产党人,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人,就是毛泽东赞誉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河南日报记者 王晖 赵春喜 本报记者 李见新)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