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情压下来”的思维只会压低公信力
本网讯 南宁4月19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汪军)近日,一则“执法部门利用权力打人”的视频在网上受到关注,直指广西鹿寨县公安部门涉嫌殴打村民。记者与当地相关部门反复核实,希望了解事件原委,当地却拒不回应,只是称想“把事情压下来”。 网传视频显示,身着警服的人员和当地村民发生冲突,有村民在冲突中受伤。“有图有真相”让人难以否认此事的存在。如果网络传播的是谣言,政府部门应理直气壮出来辟谣,说明真相、消除质疑。面对错综复杂的舆情,当地却要一味“把事情压下来”,不得不让人怀疑这种态度背后的逻辑:无非是不想让问题暴露出来,害怕社会舆论的压力,害怕事情闹大了不好收场。 把头埋在沙子里当“鸵鸟”,隐瞒事实真相,对公众质疑充耳不闻,曾是一些地方面对复杂问题的一贯做法,也确有一些地方凭借这一“葵花宝典”侥幸过关。然而,在信息传播迅速、渠道多样的自媒体时代,此举恐怕难以奏效。 网民质疑声四起,鹿寨县有关部门却视而不见,一心要“把事情压下来”,这也难免不让人揣测:这其中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又有什么隐衷不能放在阳光下晒一晒? 一味“捂盖子”,将公众“蒙在鼓里”,其结果只会背离群众。当前确有一些单位和部门同鹿寨县“把事情压下来”的思维一样,面对问题,不是积极去寻求解决途径,而是想方设法“捂”和“盖”。对待媒体追问,要么使用外交辞令绕圈子、捉迷藏,要么避重就轻、敷衍塞责,有的甚至矢口否认、知情说谎。 遮遮掩掩挡不住真相,信息的缺位只会使得谣诼不断。当公开透明成为时代特征,当公众维权意识日益提高,文过饰非无异于掩耳盗铃。如果一些地方政府信息不及时公开,就难免产生各种议论,甚至无端猜测,容易误导或引起群众的不满。 唯有向公众“说真话、交实底”,地方党委政府的公信力才会得以维护,良好的形象才能树立。“把事情压下来”的想法和手段,终究压不住真相,却会压低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公信力,最终使自身形象受损。 |
- 上一篇:新华时评:不让色情网站逍遥法外
- 下一篇:贵圈真乱:"淡定"的背后是社会责任的缺失
- 多地“零首付”购房推陈出新 专家:暗藏巨大法律风险 06-04
- 谨防权力型房托干扰新型城镇化 07-23
- 评论:超市抽奖奖宝马,有钱就能任性? 12-26
- 破除“中国式求人”需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 01-22
-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05-03
- 中青报:保护举报者就是保护反腐锐气 09-05
- 别让单独两孩办证变成“瞎折腾” 10-24
- 中教评论:“弃北大读技校”点赞之余当深思 11-19
- [光明日报]孩子在危险运动中更应得到最大保护 12-06
- 检察日报:黄某嫖娼事件中的大众狂欢 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