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制人物 >

毛戎峰:扑在维和后勤保障的"老黄牛"

2014-04-11 12:37来源:人民公安报浏览:手机版

毛戎峰:扑在维和后勤保障的'老黄牛'

本网讯  3月的天气乍暖还寒,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里,51岁的公安部边防管理局后勤部军械运输处副处长毛戎峰正在为即将奔赴任务区的中国第二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打点后勤装备。“军人就要上战场,哪里有硝烟就该去哪里!”毛戎峰说。

 

“毛戎峰对维和事业满腔热血,他用拼搏和奉献践行了中国维和警察精神,展示了中国维和警察队伍坚强刚毅、专业敬业的良好形象。”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杨少文说。

“队伍里有他在,心里踏实”

2013年3月,国务院批准由公安部组建中国首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受命牵头筹建工作。

箭在弦上,多次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毛戎峰被借调至公安部国际合作局维和警察工作处,负责防暴队的后勤工作。他马不停蹄地联系有关部门了解任务区实际情况、联合国后勤保障情况及其他维和警察防暴队的装备配备情况,同时多方搜集利比里亚气候条件、交通状况、市场供应等信息。此外,他还根据各方意见建议精心拟定了一份详尽的后勤保障方案。

“经验最丰富、作风最过硬是他排在维和警察防暴队专家库第一名的原因,队伍里有他在,我们心里踏实!”国际合作局维和警察工作处处长孙伟说。

年龄最大、经验丰富、为人谦虚、以身作则、亲力亲为,这是毛戎峰身边战友对他的一致评价。

“有一次出勤,我们的装甲车在联海团划定的‘红色高危区域’抛锚,此地武装分子盘踞,墙壁上的弹孔清晰可见,情况十分危急。我们紧急呼叫营地前来支援。”广东肇庆边检站执勤业务三科科长林观金是中国第5批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队员,他回忆道。

当时情况紧急,毛戎峰一路飞车赶到,二话不说,脱了头盔和防弹衣,躺在车下就开始修了起来。“他来了,我们就放心了!车很快就修好了,我们在天黑前安全返回。”林观金说。

像这样的现场救险,毛戎峰都是亲自带员前往抢修。“他是个敬业的老兵,如同老黄牛一般在任务区洒下了辛勤的汗水。”第5批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队员魏光说。
    他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每次出征防暴队都要提前数月准备装备。为做好中国首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的后勤保障工作,2013年5、6月间,毛戎峰在各省市的厂家奔波,重要的装备物资他都亲自试乘、试驾、试用,精选性能好、安全性高、价格优惠的装备。

30余万件(套)装备物资、49辆装备车辆的采购运输——这个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毛戎峰顺利地完成了。“随便站在一个集装箱前,我都能说出里面有什么,有多少,生产厂家、年月和耗损程度!”面对一件件精心选购的装备,毛戎峰“不谦虚”地说。

装备物资大到装甲车、武器弹药,小到针线、筷子,“在确保前方后勤保障充沛、队员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减少装备,减轻队员负担,节约国家经费。”毛戎峰说。仅装备物资这一项,毛戎峰就为国家节约了100余万元。

毛戎峰有句口头禅——“看我的,跟我走!”

海地天气潮湿,衣服很难晾干,毛戎峰就亲自动手给大家制作晾衣架。“任务区设备不全,没有防护罩,毛戎峰就戴着墨镜进行焊接作业。晾衣架焊好了,他的脸却被高温的电焊火花灼伤,表皮组织坏死,变成了一张花脸。”维和队员、广东公安边防总队惠州支队副政委王胜说。

在海地,蔬菜奇缺。为了让队员吃上放心的蔬菜,毛戎峰将南泥湾精神带到了任务区,着手 “海地好江南”计划。

“他挖走杂草乱石,拉来泥土填平地面,撒种、施肥、浇水,队员们终于吃到了新鲜蔬菜,心里别提多美了!”王胜说。

“后勤工作就是为满足队员的所想所急,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保证中国维和警察在行动中不掉链子,在异国他乡找到家的感觉。”毛戎峰说。
     “我是前方负责人,关键时刻必须完成任务”

2013年10月10日,毛戎峰负责带领6名防暴队员将装备物资从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运至驻地格林威尔。因运输装备物资的货轮仅停靠48小时,这意味着30余万件(套)装备物资和49辆装备车辆必须在48小时内卸载转运完毕。

转运工作刚开始,天就下起瓢泼大雨,船方以大雨会淋湿装载的其他货物为由拒绝了防暴队继续卸载的请求。而此时,由于连日操劳加之淋雨,毛戎峰病倒了。

大雨刚停,毛戎峰就拔掉输液针头, “我是前方负责人,关键时刻必须完成任务!”他带领队员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直至将全部装备物资安全转运至营地。

工作的繁忙让毛戎峰失去了很多和家人相聚的机会。今年春节前,毛戎峰的父亲和叔叔相继离世,他都未能在第一时间回家尽孝。

尽管已经有33年军龄、先后两次荣立个人一等功,但毛戎峰从未居功自傲,更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将满腔热情献给了中国维和警察事业,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了人生旅程中的壮丽华章。(石杨)


  原标题:毛戎峰:一心扑在维和后勤保障上的“老黄牛”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