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评论 >

评论:“追星被父砍死”折射家庭教育迷失

2014-04-05 12:27来源:羊城晚报浏览:手机版

本网讯  13岁女孩子小红(化名)沉迷追韩星不爱上学,声称“我爱明星比爱父母重要”,身为父亲的李某在长期争吵后失控,持刀将女儿砍死,而后割腕自杀未遂报警投案。近日,北京市二中院通报,李某被检方指控故意杀人罪,法院已受理此案。(4月3日《京华时报》)

青少年沉迷追星无法自拔,一次又一次击中人们心中的爱与痛。越过那一声声发自心底的沉重叹息,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寻找悲剧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从而防范悲剧的再次发生。这一次,透过“爱明星胜过爱父母”,我们可以发现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

“追星”之所以从个体偏好演化为一种社会现象,源于偶像满足了青少年特定的精神需求。专家认为,个人的兴趣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很容易产生一些偏激行为,疯狂追星就是其中的一种。信仰的片断化和细小化本身不存在对与错,但如果缺乏正确引导,悲剧就不会停止。

面对“哈韩”女儿,李某并没有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在父女矛盾难以调和的背景下,情绪失控的他选择用残忍的方式结束女儿的生命,这样的伦理断裂和人性坍塌,让原本就不算幸福的家庭雪上加霜。如果我们仔细梳理,就会发现正是“暴力育人”的陈旧观念,让父女关系不断恶化,家庭矛盾不断升级,最终上演“追星被父砍死”的意外伤害。

女儿的“少不更事”,既是青春期叛逆的产物,也是李某长期溺爱的结果。在没有追星之前,女儿一直是李某眼中“争气的孩子”。可是,考上重点中学的女儿却走上了疯狂追星的道路。面对不再听话的女儿,李某从最初的甩耳光,到最后的“拔刀相向”,失范行为不断累加,暴力随之升级。然而,暴力不仅没有管住女儿,反而让李某失去了女儿,自己也将面临法律的惩罚和内心的煎熬,这样的结局,让人痛心不已。

嫌弃母亲相貌不佳、父亲没本事的女儿,并非没有得到过爱;没有工作、靠低保和岳父岳母接济的李某,并非没有为人父亲的责任与担当,只是他对爱的理解和表达有偏差——满足女儿的物质欲望固然是一种爱的表达,忽视和女儿的对话和交流,不能走进女儿的精神世界,何尝不是一种爱的缺失?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许多家长并不缺乏对子女的爱和关心,却由于教育观念的偏差、教育方法的错乱,让孩子和自己都成为受害者。“追星被父砍死”的悲怆,说到底就是教育迷失的产物。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