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评论 >

新华网:深圳机场岂能参照底线管理思维?

2014-04-04 12:21来源:新华网浏览:手机版

吴 俊

本网讯  一场暴雨,又将深圳机场新航站楼的“漏点”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之下。从3月30日开始,深圳机场新航站楼停车场积水深得没过脚踝,深圳机场方面回应称,深圳机场已查出20多个漏点,“根据建筑业内相关标准,有1%左右的漏点是允许的”。言下之意,存在漏点的深圳机场“质量过关”了。

且不论“建筑业内相关标准”对漏点的容忍尺度是否太大,单是深圳机场这种“自甘末流”的品味就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一个标榜为“最美机场”的国际机场,正式启用才3个多月就接二连三出现漏雨问题,被网友戏称为“航站漏”,机场方面非但不反省、不诚恳道歉、不总结问题,还牵强附会地去找什么“相关标准”来为自己开脱,未免也太让那些对之寄予厚望的人们失望了。

据悉,深圳机场新航站楼于2013年11月28日正式启用,仅在半个多月后的12月17日,该航站楼就因为受到冷空气和暴雨的影响发生过严重漏水事件,深圳机场方面当时曾表示由于结构复杂,防水难度大,但新航站楼的漏点控制在1%以内,完全符合标准。如今一场暴雨,深圳机场再次被“洗礼”,“机场被水淹”、“机场成水帘洞”的照片被网友疯传。深圳机场最后给出的回应依然是:楼内有漏点20多个,在正常范围,降雨对深圳机场航站楼内运行基本没有影响。

我们不奢求深圳机场对漏点“零容忍”,但如此浩大的工程,至少应该向高标准看齐。拿最低标准来作参照,还侥幸认为自己“顺利过关”,正是因为这种“底线管理”的思维,才让深圳机场方面对漏点和相关质量问题过于宽容,没有拿出动真格的勇气。这直接导致了在上一次的漏水事件暴露之后,虽历时3个月,深圳机场依然没有把漏洞堵上,依然没有给公众一个合理的交待。

据建筑防水专家介绍,深圳机场新航站楼表皮为双层结构,形成了38000多个天窗,是北京机场的220倍,幕墙接缝数量是国家大剧院的60倍。每一个天窗的泛水高度只有8公分左右,而铝合金的材料本身就占了将近6公分,剩下的几公分的泛水“已经不行了”,因此漏雨在所难免。如果专家的分析正确,那么深圳机场方面更要反思了:当时干嘛建这么多天窗?就为了外表华丽、漂亮,而不管它的功能和质量吗?

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下,等而下之。深圳机场如果不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认为自己只要比“底线”甚至“红线”标准高一点点就是“过关”,这样的“底线管理”思维终究是要害死人的。望深圳机场先不要急着对网友照片的“真伪”和“角度问题”百般辩解,不要忙着喊冤,而是能够以此次暴雨为鉴,对建筑工程全面排查整顿,给百姓一个不再漏雨的国际机场。(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