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国家“文明”重要内涵
记者街采:你理解的“文明”是什么? 本网讯 受访者:北京某电子商务公司运营职员 李晴芳 地点:北京太阳宫地铁站 回答:不知道怎么定义文明,但是我知道什么叫不文明。在大街上,不文明就是一片纸屑;在地铁里,不文明就是不让座…… 受访者: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西里小区保安 张亚军 地点:小区门口保安亭 回答:文明是相对的,我们在工作的时候给住户一个微笑,这就是文明;停车的人不随便和我们发脾气,应该也是文明。 受访者:北京某互联网公司80后数据分析师 董云鹏 地点:北京南湖西里公交车站 回答:我做互联网研究,每天都要浏览很多国内的社交媒体、网络论坛,我觉得最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文明的地方就是在网上,因为网络是匿名的,在别人不知道你是谁的情况下也能好好说话,这就是文明。而事实上我们现在网上有太多不文明的交流,到处都是争吵和谩骂。 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明 □本报记者范传贵 相关统计显示,在今年全国“两会”已经收到的议案、提案中,已经有近百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有关。 在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被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提出。权威专家向《法制日报》记者分析,这一“文明”是宏观上的文明,其所指除了精神文明外,还包括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甚至涵盖公民个人行为中的文明表现。 “而无论是哪个层面的‘文明’,法治都是重要的内涵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表示。 “文明”是什么 按照现代定义,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政治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发展和人类开化的进步状态和标志。核心价值观中将“文明”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所指应该是宏观意义上的,既包括这三个大文明,也包括了具体的公民文明素养 文明是什么?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很多人都答不上来,但对什么是“不文明”却都能列举一二: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乱插队,旅游景区乱刻字,过马路时闯红灯、翻越栏杆,随地吐痰,随手乱丢垃圾,毁坏公共设施,侵占公共财产…… 当谈及文明话题时,这些我们通常所说的“不文明”现象无法被回避。而国民文明素质高低、公共行为规范与否,关系到国家形象、民族声望。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针对公民行为文明问题,多名代表都提交了相关议案。 “在国外或者国内出差,经常看到一些国人的不文明行为。”全国人大代表、罕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敏表示,“不能人富了,脑袋还是空的,文明素养还是上不去。现在是时候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公民素养教育了。” 他认为,现代公民的文明素养包括政治素养、法律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和健康素养等综合素养。 全国政协委员、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则将一份题为“加强公民教育,全面提高公民道德文明素质”的提案带到了两会上。 2014年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讲话,谈及“文明”话题时,他坦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行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旅游中不文明现象日益凸显。 “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引导公众增强文明出游意识,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更好地塑造和展示良好国家形象。”刘云山说。 在中国,早在《易经·乾卦》中就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的说法。唐朝的孔颖达对此的解释是:“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彼时对文明的解释,主要是“文治教化”之意,与现代含义不完全相同。 李林向《法制日报》记者解释,按照现代定义,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政治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发展和人类开化的进步状态和标志。核心价值观中将“文明”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所指应该是宏观意义上的,既包括这三个大文明,也包括了具体的公民文明素养。 如何实现文明 从一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角度讲,把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在宪法以及由此构建的法治体系之上,是社会主义国家文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国家层面的“文明”是一个大概念,而具体的公民个体恰恰是构成这个“文明”的元素 人类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经济财富,体现为物质文明;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体现为精神文明;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所获得的全部政治成果的总和,就是政治文明。 李林认为,其中的政治文明充分体现了法治价值:“政治文明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社会进步在政治法律理念、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组织、政治法律行为上的综合体现。” “从一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角度讲,把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在宪法以及由此构建的法治体系之上,是社会主义国家文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李林说。 刘云山提出,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行动。参与面越广,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基础就越深厚,应“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实践”。 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文明”如何由每个公民来实践和参与? 华东政法大学政党理论研究所所长、教授蒋德海对此有过深入研究:“我们的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和日常工作中应遵守文明的道德准则,这是社会文明的基本要求。” 但蒋德海认为,这只是从浅层上去理解公民道德建设,在更深层次上,公民道德文明指的主要是公民作为国家主人翁的道德,即强调公民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是一种国家意义的公民道德。 在一些人大代表眼里,国家层面的“文明”是一个大概念,而具体的公民个体恰恰是构成这个“文明”的元素。 全国人大代表谢子龙认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文明”要求,要提高国民素质,把文明的要求落实到国民教育中,通过学校教材、企业文化、影视剧、文明宣导语等多角度教育,培养国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整体改善社会风气。 “此外,还应该完善规范立法,建立奖惩制度,尽快出台专门规定公民文明素质的教育法规,让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者的合法权益时刻得到保障,让不道德、不文明行为得到处罚,特别是让不择手段、非法牟利者的行为受到严惩。同时,出台与之配套的监督、教育机制,除对不文明行为惩罚外,还要对不文明者进行曝光、教育、说服和帮助。”谢子龙建议。 |
- 上一篇:专家:北京或实行积分落户制
- 下一篇:委员谈房产公开:从新提拔官员做起更稳当易做
- "单独两孩"是过渡政策还将继续完善 02-10
- 谈县级政府法治形象打造:管理者转向服务者 12-16
-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解读今年巡视工作4大变化 04-09
-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就美国务院官员涉南海言论答记者问 02-09
- 专家:有的地方卫生局领导带头抽烟 无人敢劝阻 12-30
- 学者:信访带有封建“人治”色彩 损害法治权威 01-22
- 头条:权威解密跨境追赃需迈几道坎 11-25
- 专家:搜寻失联客机过程将非常漫长 05-03
- 马爱国:用四个“最严”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01-21
- 一念之差贪套房 一世清白成过往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