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报道 >

3亿资金买4亿不良贷款 利辛政府当上了讨债公司

2014-03-17 18:12来源:法制网浏览:手机版
 
安徽利辛县委县政府


 

本网讯  为了支持利辛农村信用社改制,安徽省利辛县政府拿出3亿元财政资金买了信用社4亿元的不良贷款。而为了清收这些不良贷款,县里成立了清欠领导小组,下设清欠办公室,专门负责清收,对涉及到的国家公职人员,直接从财政局扣发工资,对社会人员,则由公安局经侦队负责。

记者 任东杰

“尊敬的记者,我是安徽省利辛县一名老师,为帮银行讨债,县财政局非法扣发教师工资,全县有600多名教师的工资被扣,我们盼您能到利辛采访。”

2月10日,春节假期刚过没有几天,法治周末记者就接到来自安徽利辛县汪疃中学一名叫李进的教师的求助短信。

电话中他向记者介绍说,他在一笔跟利辛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信用社)的借贷中做了担保,后来借款人没有还钱,为了帮助信用社讨债,县里专门成立了清欠办,负责清收贷款,从去年5月份开始直接通过县财政局将他的工资扣发,每月只给他发600元基本生活费。

“既然你做了担保,就得承担担保责任,如果借款人不还钱,就得你还,政府从你的工资中扣钱还债,有什么毛病吗?”记者跟李进交换意见。

“现在是法治社会,要债得走法律程序,如果借款人不还钱,担保人也不还钱,信用社可以到法院起诉。问题是好多借款人有能力偿还,就是不还,政府不找他们要,却通过行政命令的手段,插手经济纠纷,直接扣发担保人的工资,这是非法的,不符合国家依法行政的要求。”

2月20日,当记者咨询政府帮助银行讨债直接扣发工资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时,兼任着利辛县清欠办主任的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刘长城,始终不正面回答。

而利辛县清欠办一位工作人员则向记者介绍说,农村信用社需要改制变成商业银行,按照中国银监会的要求,不良贷款比例不能超过2%,为了表示对信用社改制的支持,县政府拿出3亿元买了信用社逾期没有收回的4亿元的不良贷款。为了要回这些贷款,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清欠领导小组,下设清欠办,专门负责清收欠款。

近两万人疑被扣发工资

有158万人口的利辛县,是亳州市的唯一国家级贫困县。李进是该县望疃镇初中的一名教师。

2月19日上午,李进骑着一辆没有敞篷的电动三轮车从30多里外的望疃镇赶到利辛县汽车站见记者。

李进向记者介绍说,他担任初二年级的班主任,教初二的历史课、政治课,还有初三的历史课,月收入包括基本工资1688元、班主任补贴240元,加上平均400元的绩效工资,他一个月能有2400元左右的收入。他一家四口,爱人没有工作,两个孩子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初中,一个月的工资勉强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可自从去年5月开始,每个月的工资被财政局扣得只剩下600元了,使得一家人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生活雪上加霜。因为没钱买汽油,摩托车也不骑了,上下班或出门办事,就借老父亲的这辆电动三轮车。

记者采访到的另一位叫张林的小学教师,现在的家庭状况不比李进好到哪里。

张林向记者介绍说,他1979年当小学教师,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教龄,每个月的基本工资是2264元,另有平均300元左右的绩效工资。他也是从去年5月开始被扣发的工资,每个月只给600元。前一段时间,他的外孙生病住院,花了6万多元,手头没钱,他把亲戚邻居都借遍,总共凑了4万多元钱,真是把一家人难为死了。

2月20日一大早,天还未完全亮,张林就骑着电动摩托车,载着记者,到距县城10来公里远的农村,找他做担保的两个借款人了解情况,回来的路上,摩托车没电了,只好推着,这样走了五六公里才回到县城。

张林解释说,电动摩托车的电池有毛病,充一夜电也骑不了多远。

记者问他,既然知道电池有毛病,怎么不换?

“要换一组四块电池,需要五六百块钱,现在我手头哪能挤出这么多钱啊?上下班我都改骑自行车了。”张林对记者说。

李进向记者介绍说,早在2010年6月,一个加工粉丝的叫张祥的人找他担保从信用社贷款两万元用于资金周转,抹不开面子,他就在借款协议书上签了名。因为经营不善,张祥的生意关张。借款到期后,张祥还了800元就再也不还了。大概2013年3月,利辛县清欠办和望疃镇的领导找到他,让他偿还剩下的19200元,被他拒绝。他的理由是,钱是张祥借的,他只是担保,应该先找张祥还,张祥不还再找他。来人给他拿出一纸盖有利辛县纪委和利辛县清欠领导小组公章的扣发工资通知书,让他签字,被他拒绝。

2010年12月4日,张林为一个叫王怀连的人担保从信用社贷款两万元,2010年11月26日为张标、王树桂两人担保从信用社贷款4万元。到期后,这些人有能力还款却都不还。

2013年3月初,利辛县清欠办和西潘楼镇政府的人找他还钱,也给他拿出两张利辛县清欠领导小组的扣发工资通知书让他签字。

2013年5月开始,李进和张林发现,被县财政局扣发后每个月打到工资卡上的钱只有600元了。

记者从李进提供的一张他称从县财政局打印出来的2014年清贷情况信息反馈表上了解到,“清贷小组提供信息”一栏里,李进的金额是“19200”,从2013年5月截至今年2月,李进已经被扣发的工资共有22326,“余额”是“-3126”;张林的金额是“60000”,他已经被扣发的工资共有“16370”,“余额”是“43630”。二人的“状态”显示都是“续扣”。

李进告诉记者,他从县财政局相关报表中无意中看到的像他一样因为借款或担保逾期没还款而被扣发工资的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数字是19727人。

李进和张林都对记者说,在工资被扣发后,也曾多次找借款人催还款。但借款人答复:“政府、信用社都不找他们要钱,工资是政府扣的,谁扣你们工资你们找谁。”

他们找到县财政局,有关人员对他们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们既然担保了就得承担担保责任,欠债人不还款,政府就要扣发你们的工资。”

“政府只管要回欠款,而不顾实际情况,更不管我们的死活。”李进对记者说。

清欠办帮信用社要账

为了进一步了解真实情况,在不亮明身份的情况下,记者跟着李进找到了有关部门。

2月19日下午,记者随李进首先来到县财政局。

在财政局办公楼二楼负责扣发工资的国库股,李进拿出前述他从财政局打印出来的2014年清贷情况信息反馈表指给一位姓张的工作人员看,提出他的扣款额是19200元,都已经扣了22000多元了,多扣了3000多元,怎么还在扣?

这位工作人员解释说,要想不再扣,恢复工资,需要清欠办给财政局出一个恢复他工资的函件。

“我上班,财政局给我发工资,按理说财政局没有权力扣我的工资,清欠办又不是法院,它给财政局下文让扣工资,你们凭啥就扣?”李进问。

“你欠债还钱,可是应当的呢?你几年了,怎么不还钱呢?”这位张姓工作人员对李进说。

“要账是银行的事情,它跟财政局没有关系啊!”李进提出自己的观点。

张姓工作人员对他说,它跟财政局没有关系,但那是县政府跟银行沟通的,是通过县纪委牵头的,有文件。

李进又问,既然有文件,那么文件能否给看一下,给复印一份?

张姓工作人员答复,文件清欠办有,让他找清欠办。

“财政局凭什么扣我的工资?”李进再问。

张姓工作人员对李进说:“那你去法院告财政局吧。”

出了国库股,李进领着记者找到财政局局长张贺武。

李进问张贺武:“我的工资都已经多扣了3000多元了,怎么办?”

张贺武让李进去找县纪委副书记刘长城安排,刘长城兼任着清欠办的主任。

李进问张贺武,欠债还钱,怎么轮到财政局扣他的工资。张贺武解释说,清欠办有文件,不然财政局不会无缘无故地扣他工资。

“清欠办只是一个临时组织,不是政府部门,更不是一个执法部门,它怎么有权力发文扣我的工资?”李进问张贺武。对此问题,张贺武让李进找刘长城解释。

“信用社是金融单位,是企业,政府部门还能替企业要账吗?”李进又问。

张贺武解释说:“下级服从上级,既然是县委、县政府安排的,我肯定都得听,具体可找刘长城书记解释,他管这一块。”

记者随李进在县委、县政府办公楼找到了刘长城的办公室,但门锁着。

李进告诉记者,清欠办没有在县委、县政府办公楼里,而是在坐落于县城的泓瑞宾馆里的豪华房间办公。

泓瑞宾馆一楼前台的服务员告诉记者,清欠办在三楼308房间。

随李进找到设在308房间的清欠办,记者看到,这个房间大概有三四十平方米。里面地面上铺着地毯的办公区摆放着四张办公桌,房间里有四五个人,有的在看电脑,有的在聊天。

李进问一位工作人员,他的钱已经多扣了是怎么回事?这位工作人员解释说,多扣的是利息,如果从工资上扣,就连本带息一起扣,如果是交钱的,利息就减免了,只交本金就行了。

通过这几个工作人员的介绍,记者了解到,为降低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比例,尽快达到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要求,利辛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纪委、县公安局、县法院、县检察院、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信用社等单位领导组成的清欠信用社贷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纪委副书记刘长城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主要由从县纪委抽调的四五个人负责,同时县信用社派人配合。对经过催要仍逾期不还款的国家公职人员,县里就采取停薪措施。清欠办负责国家公职人员这一块,不在职的社会人员那一块,则由公安局经侦队负责追账。

县里买了信用社4亿元债务

在记者随李进暗访时,清欠办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县里从财政上拿了3亿元的资金,把信用社的债务都买了过来,钱全拨到信用社了,所扣公职人员的工资并不是用来还信用社的债,而是要还财政上的钱。

这名工作人员对李进说:“以前农业银行转制时,是成立了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把农行所有的债务都剥离给了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信用社这次转制,是把不良资产都剥离给了政府,你们欠的钱现在都属于政府的资产了,所以政府要找你们要。”

记者问,县政府为什么要掏3亿元财政资金买信用社的债?

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信用社要改制,变成商业银行,要不然信用社就砍掉了,国家对改制有个期限要求,信用社必须在这个时间内完成改制,同时要求不良贷款率不能超过2%。为了表示对信用社的支持,县政府拿出3亿元买了信用社的不良贷款。这3亿元包括县里向亳州市政府借的1亿元。

记者问县里用3亿元买了信用社多少不良贷款,则无人回答。

在利辛采访期间,记者发现,尽管“利辛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牌子依然挂在信用社的办公大楼上,但是大街上,很多道路两边的灯杆上已经挂出了利辛农商行的彩色宣传单。

从利辛农村商业银行的官方网站上,记者找到了一篇发布于2013年12月22日的题为《银监会书面批复同意利辛联社改制农商行的申请》的报道。该报道介绍说,“12月22日,中国银监会下发银监复〔2013〕646号文件,书面批复同意利辛联社改制利辛农商银行的申请,并要求联社完成相关筹建工作后尽快向安徽银监局申请开业。”

为了弄清利辛县花3亿元财政资金究竟买了信用社多少不良贷款,这些不良贷款又涉及到多少公职人员、多少社会人员、多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多少企业,记者随李进以咨询其工资被财政局多扣为由找到信用社。

信用社理事长王锋的办公室锁着门。记者随后来到监察保卫部,看到办公室里有5个人,其中两个在电脑上正看抗战剧。

听了李进的介绍,一位工作人员对他说,他的钱还在纪委的账上,多扣的3000多元是利息。

记者问,县政府不是掏3亿元买断了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吗,怎么还清收贷款和利息?

几位工作人员承认有县政府掏3亿元买断信用社不良贷款这回事。他们解释说,县政府买断了,这些贷款就变成了县政府的了,县政府当然要要账了,要回来的都是县政府的。

“县政府如果多要回了账,比如要回了3.5亿元,多要的0.5亿元怎么办?”记者又问。

“多要的当然是县政府的了,县政府不能无故地掏3亿元。”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记者问,信用社把多少亿元的债卖给了县政府?没人回答。

2月20日,清欠办一名工作人员不经意中告诉记者,信用社被县政府买走的不良贷款是4亿多元。

在利辛的几天里,记者多次找到利辛县委宣传部、清欠办、信用社,包括清欠办主任刘长城,要求采访了解有关情况,但直到记者离开都不给安排。

记者从利辛县政府官方网站上的一篇报道中了解到,2012年12月17日,县政府召开清欠领导小组会议,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吴斌在会议上提出明确要求,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拖欠贷款的,由纪委监察局出面谈话,对社会人员拖欠贷款的,由公安经侦介入。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