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科教 >

人大代表鲍红艺:我要将边疆声音带到北京去

2014-03-01 13:10来源:中国教育报浏览:手机版

全国人大代表、佤族教师鲍红艺

我要将边疆声音带到北京去

鲍红艺对自己履职的未来充满信心。

  2月25日,鲍红艺告诉父亲自己参会的时间。老人是专门从乡下赶到女儿家照看外孙的。鲍红艺的爱人是名公安干警,经常外出执行任务。

  2月25日,学校开学。鲍红艺又在孩子们面前“闪亮登场”。她告诉学生,自己马上要去开会,回来给大家讲北京的故事。

  到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家庭去访问,是鲍红艺日常重要工作之一,她说:“只有关心孩子,才能教好学生。”

  鲍红艺走进勐角乡村民家中,了解他们对当地教育发展的期望。

  2月24日,退休老教师徐守清向鲍红艺建议,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教师待遇,加强民族教育资料保存。

  2月26日上午,鲍红艺来到离县城40多公里的勐角乡翁丁小学,向校长何桂琴了解教师住房困难问题。

  本网讯  2月25日,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国门小学开学了,该校教师鲍红艺当天起了个大早,到学校带领学生们打扫卫生,给大家发新书,并上了开学第一课。作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鲍红艺,2月16日接到通知,要她2月27日到昆明集中,赴北京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出发前的10天里,鲍红艺显得格外忙碌和充实。

  1992年,鲍红艺从昆明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国门小学任教,曾教授过音乐、劳技、思品、数学等课程。在22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善于钻研、治学严谨,还在云南师范大学继续学习,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全国人大代表。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鲍红艺感到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和义务,她在家访和出去开会、学习时调研了解到,目前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是教师住房建设滞后,教职工宿舍拥挤、破旧的现象普遍存在,住房少、住房差是当地农村教师住房的突出问题。由于沧源自治县教育起步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有的学生不喜欢上学,常常出现逃课,甚至辍学的现象。“现在的孩子读书不用交钱,各类补助非常多,还有免费营养餐,一定要让孩子读书啊!”这是鲍红艺对学生家长说的肺腑之言。

  “除了要吸引更多优秀教师来边疆民族地区任教,还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工作。”这是鲍红艺去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小组讨论会上提出的建议。这一年来,边疆民族教师的培训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从沧源自治县教师培训中心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县教师在2013年参加各级培训达3468人次,其中国家级培训621人次,较前年增加136人次。

  在近一周的时间里,鲍红艺不停地走访在职和退休教职工,倾听一线教师的心声,往返于各相关部门,为自己准备的两份建议核实数据、充实内容。

  “我们基层教师身边就有全国人大代表,这是件非常荣幸的事!”鲍红艺的同事田秀红兴奋地说。“去年从北京开会回来,师生们分享了我的收获。这次压力更大,责任也更重,我一定会将边疆群众的声音带到大会上,履好职。”鲍红艺说。(本报记者 樊世刚/摄 通讯员 杨佳权/文)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