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低产田改良科技工程”项目课题实
本网讯 近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低产田改良科技工程”项目课题实施进展汇报会在北京召开。科技部农村中心蒋丹平副主任、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董红敏副所长、项目专家组有关专家、各课题主持人、研究团队负责人等80余人参加会议。 蒋丹平副主任简要介绍了当前我国农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所面临的新形势,特别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对中低产田改良提出了更高、更加迫切的要求。当前,我国耕地资源紧张、中低产田比例大、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短缺的态势更加严峻,必须在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同时,强化中低产田改良、大幅度提高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强调“中低产田改良科技工程”项目2014年应进一步注重阶段性成果凝练、增强课题间的资源整合和协调创新、重视经费财务管理,做好科技报告制度等科技基础性工作,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为中低产田改良提供有效的技术和模式。 项目专家组召集人曾希柏研究员介绍了项目总体实施情况,各课题负责人详细汇报了各课题实施进展情况,并就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了交流和讨论。项目自2012年正式启动实施以来,围绕不同类型中低产田及其主要制约因子,开展重要制约性障碍因子解析与消减、有机碳库与养分库库容提升、耕地质量保育与提升、资源优化配置等共性关键技术,以及区域中低产田改良技术、模式和产品研究,研发形成物化产品5项,筛选耐障碍因子农作物新品种4个,形成中低产田改良技术模式23套,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2项,研制行业标准4项;获得省部级奖励6项;同时,建设核心试验基地47个、面积1935亩,建设技术示范区27个、面积25万余亩。通过项目研发技术的应用,技术示范区作物产量较项目实施前提高10%以上,养分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部分低产田的障碍因子得到有效缓解,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做出了较大贡献。 下阶段,各课题将进一步强化实施,逐步建立形成阶段检查制度、重大问题及时汇报与协商解决机制,强化课题经费管理指导和课题主持单位的自检制度,促进项目研究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加强研究成果的凝练,加强各课题的产出落实,确保完成预期目标。同时,积极做好低产田改良技术预测与重大需求调研等工作,为“十三五”及今后我国低产田改良提供有效决策支撑。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教育部提醒家长确认学校已为学生建立电子学籍 03-17
- 统筹国内国际资源 服务教育改革发展 12-21
- 教育部:真改实改彻底改确保深化整改任务落实处 05-10
- AI你好 你要的人才,在路上 07-14
- 太行山下听心声--革命老区西柏坡镇人民的喜与盼 10-15
- 2014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11-26
- 2017年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初赛成功举办 07-18
- 科技部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在智能物流监控技术领域 01-30
- 2014年中国参与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工作研讨会在合肥召开 03-21
- 流感肆虐,成都儿科门诊爆满!医生的提醒要注意 01-11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