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治社会 >

警方提醒警惕节后求职八大骗局

2014-02-16 13:18来源:新华网浏览:手机版
本网讯  合肥2月16日电(记者杨玉华)春节刚过,外来务工人员返城高峰到来,安徽省合肥市警方日前结合侦破案件,提醒警惕节后就业八大骗局。

    警方表示,春节长假后以“招工”为名的诈骗活动,主要作案手段有以下八种:

    一是“皮包公司”合伙诈骗。一些劳务中介所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等,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再编织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中途辞退。

    警方提醒:求职时必须提高警惕,不要轻信花言巧语。不要将本人的身份证、暂住证等有关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防止被骗子控制,而被逼交出钱财。

    二是收取服务费后借口敷衍。一些中介部门在醒目地点张贴相当诱人的招聘启事吸引应聘人员上门,收取一定服务费后称宣传职位已满,并承诺尽快联系合适单位,让应聘者留下联系方式,但其根本没法兑现,然后寻找各种借口敷衍。

    警方提醒: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于先让交报名费、培训费的招工条件,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三是临时租用办公场所办公。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虚假单位的旗号,在人员流动量大的热闹地段租赁临时办公地点,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大张旗鼓进行招聘,在骗得多人上当交纳一定的报名费后,立即携款逃之夭夭。

    警方提醒:求职者应到正规的人才市场选择有工商营业执照的正规劳务中介单位,在应聘过程中应留意招聘地点是否固定或正规。

    四是网络设好陷阱要求转账。网络信息量大、范围广,提供了很大的求职空间,成为越来越多人优先考虑的求职途径。一些网络骗子乘虚而入,编织各种美丽的招聘陷阱,诱骗求职者把钱存入指定账户以达到诈骗目的。

    警方提醒:不要被那些诱人的待遇和薪水所迷惑,更不要贸然向招工者所提供的银行账号汇钱。

    五是吹嘘有关系要求钱财疏通。诈骗分子吹嘘自己门路广、关系多,可以通过“关系”帮事主找到“好”工作,但为了疏通关系需要花钱,当事主交钱后,骗子要么逃之夭夭不见踪迹,要么好工作遥遥无期。

    警方提醒:街头的招工小广告往往以优厚的待遇和工资报酬诱惑急于找工作的人,但不乏骗取钱财的黑广告,对这类小广告要慎之又慎。

    六是群发招工信息骗取费用。骗子一般以优厚的工作待遇为诱饵,抓住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通过手机群发招工信息的形式,等待受骗者上钩。如果求职者打电话过去咨询,往往被要求交报名费、押金等。

    警方提醒:正规的单位发布招聘信息一般不会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对手机接收到的招工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七是监控面试要求收取押金。不法分子假装要对应聘者进行“面试”,事主如约到来,对方又来电话,说不用面试了,有关部门已通过监控录像对事主进行暗中“面试”,认为事主符合招聘条件,过几天就可以上班。但是要事主先交纳押金和体检费,公司不要现金,直接将相关费用汇入公司账号。

    警方提醒:一般单位的招工都有一套较为严格的招聘制度,对于声称通过所谓“监控面试”的要格外提高警惕,慎防上当受骗。

    八是通过“男女公关”连环行骗,诈骗分子先是在报刊和网络上以及印制街头张贴的小广告,发布“招收男女贵宾接待、司机”的信息。等应聘人打来咨询电话时,诈骗团伙成员会告诉应聘人是去做“男女公关”,并描绘一通日赚斗金的“美好前景”。等对方心动了,这伙人就会要求应聘者先交百元到千元不等的“报名费”。

    警方提醒: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下馅饼。男女青年务工人员在遇到有高报酬、优厚条件的工作时请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防被骗。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