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媒体前沿 >

长江日报:公务员辞职为何 有心动无行动

2014-02-14 18:58来源:长江日报浏览:手机版
本网讯  原标题:公务员辞职为何 有心动无行动 2014年度公务员报考人数超过130万,除了大专、本科生,报考者中不乏研究生、博士生,这也显示着“国考”的受欢迎程度。不过,在不少公务员眼中,这个岗位就是“围城”。相关调查显示,超六成受访民众羡慕公务员,六成受访公务员称有过辞职念头。(见2月13日新华网)

  超六成民众羡慕并向往公务员岗位,是真正付诸行动的。近些年来从未见有所缓解的国考独木桥之拥挤局面,早就已经说明了一切。而基层公务员因对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管理体制、被社会监督所格外关照之类心生厌倦,甚至于六成受访公务员也冒出过辞职念头,但少有人付诸行动。两个“六成”数字里,民众向往公务员,确乎是真实的概率;至于公务员想“做回民众”,背后具有完全不同的含金量。

  公务员辞职为什么有心动无行动呢,这其实又可以从“国考”既心动又行动中找到答案。也许拼命考公务员的人各人的想法不尽相同,有想当官的、想为人民服务的、想报效国家和人民的、想发挥个人才干实现领导才能的等等,但是体制内个人福利的稳定预期,恐怕仍是首选。受访中一些在“国考”中屡败屡战的人被问及为何不放弃时,答案就是“因为稳定”。

  一些高素质人才进入了基层公务员岗位之后,发现与自己的性格、兴趣、人生追求并不合拍。比如有的年轻人有创新冲动,习惯实话实说,但显然领导更喜欢所谓守口如瓶、有城府、讲政治大局、听组织话的人。比如有的年轻人曾经学有所长,但在基层公务员岗位上,哪怕硕士博士,也就是做做打开水、接电话、做记录之类毫无含金量的事情。这些都是年轻公务员萌生去意的原因所在。至于为何只有心动不见行动,答案恐怕也是“因为稳定”。

  社会保障机制是人心安稳、社会稳定最好的调节器。公务员群体以及社会公众的“稳定考量”表明,公务员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社会保障级差的“双轨制”亟待打破。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通过合理科学的社会保障机制满足社会公众生老病死、受教育以及体面生存方面基本诉求,不只是一种现代文明,而且也是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显然同轨的、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才有利于激发个人创造动力和社会创新活力。公务员岗位本来就不是一个鼓励创新、激情涌动的岗位,一旦稳定的后路无忧,人们就会更多地去尝试闯市场、搞创新了。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