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法律甘霖播撒到西部土地上
本网讯 法律援助西部行
□法制网记者于呐洋 他们放弃繁华优越的环境,奔波在贫困地区; 他们告别故土亲人的牵挂,服务于困难群体; 他们执著公平正义的追求,维护着法律尊严; 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法律援助志愿者! 从2009年至今,千余名“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从全国各地深入到中西部贫困地区开展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他们在服务地倾情开展法律援助,有的一年、两年,有的从2009年至今从未曾离开,他们把法律甘霖播撒到西部的土地上,播撒到西部困难群众心里。 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理事长岳宣义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在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尚有一些无律师县和律师短缺县。2009年7月,由司法部、团中央发起,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和司法部、团中央等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开展了“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为全国无律师县和律师人才短缺的贫困县派一名律师和一名法律院校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为期一年的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实现中国法律援助全覆盖。 倾情播撒法援种子 杜朝辉是河北省派出参加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行动者之一,今年是他继续在服务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进行法律援助服务的第二年。同德县是个平均海拔在3600米以上的牧区县,生活环境艰苦。 “在我来服务地之前,这里没有一名律师,当地人为了解决法律事务,不得不到几百公里之外的其他市县聘请律师,为改变这种状况,经过调查了解,我采取了由点带面的传帮带作法。”杜朝辉说,“法律事务在外人看来是说说话、动动笔的简单事情,其实法律工作者知道这是一个需要细心、耐心、恒心的工作。为了加强对当地法律人才的培养,我在平时开展法律接待、咨询解答、代书、整理卷宗等事项时对他们一一进行指导、帮助。” 杜朝辉律师不仅积极开展案件援助,还牺牲休息时间把更多精力用在对当地法律援助工作者的传帮带上,为这片土地培育法律服务自身造血功能。海南州司法局局长拉夫丹说:“杜律师的到来,救活了同德县的法律援助工作。” 山东志愿者律师张继广不惧高寒缺氧恶劣环境来到青海省最艰苦边远的果洛州,他走牧区、进机关、去学校,为广大牧民群众和社会各界进行法制讲座和法律宣传13场次,认真办理每一起案件,收到受援人一面面饱含谢意的锦旗。张继广办理的案件被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十佳精品案例”,个人被评为“十大优秀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在他的带领下,果洛州法律援助工作有了很大起色,赢得了服务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汪红妖是浙江省首位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女律师,也是赴青海志愿服务的第二位“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行动女律师。2012年7月,她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法律援助中心参加法律援助工作,办理了多起涉及低保户、贫困户的人身损害、劳务争议、婚姻纠纷等维权案件,其扎实深厚的法律功底、专业敬业的执业精神,受到了服务地党委、政府、司法局领导和当事人的高度评价。 青海省法律援助工作管理局局长东科介绍,“1+1”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每年都能帮助该省解决10多个县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难题。在青海很多大街小巷的门店里,都能从电视上看到青海电视台播出的“1+1”志愿者律师的故事。 据统计,2012年7月至今年8月,先后有17名“1+1”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到青海省开展工作,他们深入农村牧区访贫问苦,热情耐心解答法律咨询,开展多种形式法制宣传教育,认真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积极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94件,办案量比2011年增长45.7%,接待咨询量增长65%,授课和法制宣传讲座增长68%。 接力传承法援梦想 今年6月,汪红妖结束一年的服务后离开海北藏族自治州,7月,“1+1”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潘延鹏来到这里继续开展法律援助工作。潘延鹏秉承上一任志愿者律师汪红妖的“薪火”,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上。为了解答群众咨询,他常常是一整天都得不到“喘息之机”。潘延鹏非但不以此为苦,反倒觉得很充实。他说:“上一任的汪律师做得那么优秀,对我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我只有加倍努力才行。我们既然选择了‘1+1’,就不能虚度光阴,就要为律师队伍争光,让‘1+1’志愿精神薪火相传!” 门源县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去年,“1+1”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信国勇在这里开始了“1+1”律师志愿者的起跑;今年,“1+1”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卢温海接下了他的志愿者接力棒,继续践行着“1+1”行动的项目宗旨和社会职能。 “我是第三次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服务地是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从来没变过。”张小龙是甘肃省“1+1”法律援助志愿者里“名人”,3年时间里,他为困难群众办理法援案件200余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400余万元,使上万困难群众受益。 “我认为开展好‘1+1’法律援助志愿者活动,仅仅靠我们这些志愿者律师远远不够,还要靠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服务地政府的支持和关怀。我们志愿者律师只是在各级政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铺设好的道路上,沿着前人的足迹又踏踏实实走了一遍,是在志愿者前辈们耕耘好的土地上,又一次播撒了法援的种子。”张小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一个在当地司法界传为美谈的经典案例,就出自张小龙之手。招赘女婿王某,在妻子、岳父母相继去世后,侵占岳父母其他女儿安某等3人近万亩草场和20万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征地补偿款,纠纷长达8年未了。2013年8月,张小龙介入了这一疑难纠纷的法律援助代理,经过3天的艰苦努力,促使争议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并进行了司法确认,长达8年的纠纷圆满解决,双方握手言欢。 甘肃省法律援助工作管理处处长周正斌说,张小龙是志愿者律师在甘肃省积极作为的一个缩影,“1+1”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有效缓解了甘肃少数民族和边远贫困县(区)律师资源缺乏的现状,对该省法律援助工作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受到了服务地人民群众的欢迎赞誉,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 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司法部和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共为甘肃省选派志愿律师40人次、大学生志愿者21人次,他们分别在甘肃省酒泉、瓜州、肃南、高台、东乡等22个市、县(区)法律援助机构服务。截至今年8月底,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92件,援助2036人次,接待咨询11798人次,举办法制讲座400余场次,化解社会矛盾150多件。 执著秉承法援信念 2012年7月,刚刚完婚的杨立明律师告别妻子,前往青海省海南州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当怀有身孕的妻子赶来看望他时,由于高原不适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流产。杨立明没有任何怨言,将妻子安全送回家后及时返回单位继续上班。他满腔热情地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化解了几十起疑难复杂纠纷,避免了10余次大型上访事件发生,得到了服务地政府的充分肯定。 2013年7月,河北律师杨立明和杜朝辉、山东律师张鹏主动申请延长一年服务青海,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法律援助“爱与奉献”的理念。 安徽律师任向东,是“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项目的首批志愿者,今年已是第四年做志愿者律师,他的服务地点从来没有变过——贵州省施秉县,这是个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着19个少数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任向东不仅在这里做志愿者服务,而且把家也迁了过去。“我留下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是要把法律援助这个大爱传播出去,让更多请不起律师的困难群众也能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让司法的公平公正真正深入人心,让社会的公平正义不再是一句空话!”任向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动情地说。 “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开展以来,志愿者律师们一茬茬地来到中西部艰苦贫困的地区服务,他们执著地秉承着法援的信念,很多志愿者律师在结束服务后虽然离开了服务地,但是,牵挂的心永远留了下来…… 2011年在青海省海南州服务的志愿者律师周家魁已返回原籍两年了,但他一直心系海南州的困难百姓。今年8月,他又发动朋友和同事募集了一批钱和物,亲自送到海南州困难群众手中。 北京律师马正军,作为“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项目的首批志愿者,连续3年赴甘肃、内蒙古、西藏开展法律援助,今年7月他回到了北京,然而他西藏的手机号从来没有换过。“我人虽然回来了,但是我的心还牵挂着做过志愿服务的地方,现在西藏同行还经常打电话向我咨询一些法律问题,我们常在电话里聊很久。尽管现在我回到北京仍做执业律师,但是我想以后有机会我还会继续做公益律师。”马正军对记者说。 |
- 新沂律师普法让人耳目 06-22
- 对律师动粗应纳入“妨害司法罪” 06-24
- 街边玩耍,女童被撞成重伤,定陶法律援助力助其维权 06-26
- 七旬空巢老人申请法律援助 追回14万元养老钱 12-24
- 健康权被侵犯怎么办 法援中心解民忧 06-27
- 身为律师不要辜负这个伟大时代 06-19
- 儿女不孝八旬老人心寒 法律援助真情服务解忧 07-20
- 名誉权纠纷案件举证指引 01-03
- 北京一律所上书公安部:为看守所法征求意见稿提21条修改建议 06-24
- 开封:法律援助温暖军人军属心 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