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解体质困局,学校体育应唱好主角
本网讯 在高二、高三、大一时间段,学生体能素质呈现整体低迷状态。大学新生的体能素质“洼地”现象特别值得注意。
加强学校体育,让学生科学锻炼,并在时间和强度上得到保证,是可以解决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 日前,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计划”对来自全国各地数百名优秀高三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近29%的学生体测成绩不合格。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热点。该如何客观、理性地看待此次测试结果呢? 应该说,清华大学此次的体测,其结果基本在正常范围。研究显示:2008年—2012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高中阶段学生测试成绩平均合格率为80%左右,教育部直属高校大一新生测试成绩平均合格率保持在74%左右。尽管由于清华大学的本次测试与上述测试在测试项目、样本统计上存在不同,我们还无法进行直接比较,但是,从单项体能素质的成绩初步推断,本次测试结果基本符合高三年级学生体能素质的群体特征。 同样来自清华大学的一项追踪研究显示:2011年以来,部分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体质测试的考生,其测试成绩总体合格率约50%。因此,单就体测分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本次测试结果表明本年度参与测试的考生的体质状况是有所改善的。 当然,并不是说近三成学生体测成绩不合格值得庆贺。事实上,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堪忧,甚至已经到了“危机”状态。2000年以来,我国大中小学学生在体能素质方面,除柔韧素质外,速度、力量、爆发力、耐力等等,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与体能素质下降相呼应,近五年以来,学生群体的健康状态不断亮起黄灯:肥胖和超重人数持续增加,体弱的“豆芽菜”学生保持一定比例;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慢性病低龄化倾向显现,北京市发现一例因肥胖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年仅六岁。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还有一个特殊现象:大学新生体能素质“洼地”现象。在高二、高三、大学一年级这个时间段,呈现整体“低迷”状态。大一新生,体能素质水平下降程度最明显。这种现象特别值得注意。 要清醒地认识到,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带来的危害,不仅危及学生个体,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严重的是,危及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甚至危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一方面,国家将要为因运动不足引发的慢性病付出沉重的医疗保健经费损失,另一方面,普遍的体质健康不良必将导致人才质量下降。 学生体质健康不良真的是一个“无解”困局吗?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引起学生体能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很明确。中国教科院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一年级体能素质水平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运动不足。调查显示,高中阶段,高一、高二年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两次以下的学生占学生整体的25%,到高三年级,这个比例达到65%;高三年级体育课开课率明显下降,近20%学校不开体育课;高三年级除了上课外,每天作业时间超过4个小时以上的占70%以上。因此,从理论上讲,科学锻炼,在时间和强度上得到保证,是可以解决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 事实也证明,只要坚持不懈,方法得当,是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2008年以来,初中全面实施体育中考,五年的实践表明,初二、初三、高一学生的体能素质有明显增长。 清华大学的例子更能说明问题。在清华,本科一、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三年级开设限选课,四年级、研究生阶段开设体育选修课;坚持长跑更是清华的传统,男生3000米、女生1500米,几十年风雨不改。一般而言,经过三年努力,清华大学学生都能够通过《标准》测试。“不达标,不毕业”,在清华是人人熟知的铁律。不仅仅在清华,破解学生体质困局的典型经验在全国也不断涌现。北京市密云区,不折不扣按国家标准配齐体育教师,开足体育课时,创新大课间和课外锻炼形式,科学设计运动时间和强度。在北京市中小学学生体能素质测试比赛中,连续六年名列北京市第一。 更令人振奋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学校体育提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明确要求。这是党中央向全社会发出的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动员令。笔者相信,尽管任务艰巨,但是,只有每个教育工作者尽心尽力尽职责,用5—10年,扭转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不利局面,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吴键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
- 上一篇:避免“死咬一句话群殴”的大众狂欢
- 下一篇:乡政府屡打白条 公信力透支谁来负责?
- 别让单独两孩办证变成“瞎折腾” 10-24
- 破除“中国式求人”需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 01-22
- 评论:超市抽奖奖宝马,有钱就能任性? 12-26
- 中教评论:“弃北大读技校”点赞之余当深思 11-19
- 检察日报:黄某嫖娼事件中的大众狂欢 06-04
-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05-03
- [光明日报]孩子在危险运动中更应得到最大保护 12-06
- 谨防权力型房托干扰新型城镇化 07-23
- 中青报:保护举报者就是保护反腐锐气 09-05
- 多地“零首付”购房推陈出新 专家:暗藏巨大法律风险 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