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评论 >

中国人地域性格之争的另一面

2013-12-06 12:59来源:新华社浏览:手机版
本网讯   新华社南昌8月25日专电 近日,名为《中国人性格分析》的旧帖又在网络热传,作者对全国各地人的性格都进行了点评,引得网友互相攻讦。例如,网帖认为江西人“家族观念强,吸纳新思想、新事物困难”,江西本地媒体则邀专家反驳“时代在变人也在变,性格不能以偏概全”。

  在他人印象和自我评价之间,许多人感到无所适从。部分情绪化的争论把众人的心扭成麻花状,若有人以轻慢不屑的口气谈起家乡,该地网友便抱团对此人施以语言暴力。这些情绪化的表达常常掩盖了事情的另一面——我们急于判断孰是孰非,而忽视争论本身的影响。

  各省性格之争只是地域文化之争的一个缩影。地域之争虽不是中国特色,但也源远流长。以春秋战国时楚国为例,相对于中原地区诸侯国,楚国居江南偏荒之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于是,中国文化中便流传了不少“歧视”楚地楚人的成语,成为今日之笑谈,如“刻舟求剑”“画蛇添足”“买椟还珠”等。但同样是楚地,却也不缺“楚囊之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等褒义之言。

  可见,与地域文化有关的争论自古有之。今年6月份,网络更是掀起一波关于豆腐脑、荷包蛋等食物不同吃法的“南北之争”,南北网友对峙的同时,都不忘证明自己的吃法最正宗、“最中国”。

  细看网友言论,在唇枪舌剑之间,维护本地形象之时,众人旁征博引以突出自己所属地域在全国的地位。例如,江西人强调自己在中国革命史中的分量,广东网友力证广东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还论证自己的方言最接近古音。这也恰如学者程美宝在《地域与文化认同》一书中所认为的,虽然各省都强调自己的特性和做派,乃至充斥极端表达,但吊诡的是,这确有助于国家认同的形成,因为人们都喜欢把自己认同的文化跟想象的“中原文化”和国家挂钩。人们虽有地域区别,但国人尤其是知识阶层历来对“天下”“大一统”的想法有所坚持,有时候越讲区域文化倒越和国家文化相得益彰。

  拨开情绪化表达的面纱,我们看到,正是“钟灵毓秀的浙江人”“精明海派的上海人”“独领风骚的广东人”等不同省份各具特点的人,共同凝聚起一个越来越自信、开放的中国。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