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退车腾房缩减“三公” 以制度化保证常态化
本网讯
制图:潘旭涛 此灯须长明 赵乃育作(新华社发) 在福建,仅上半年全省“三公”经费支出共减少近5亿元; 在浙江,省本级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了45.9%,前三季度“三公经费”支出则同比下降了17.9%; 在重庆,来自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28.6万名党员、干部做到了会员卡“零持有、零报告”;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省根据自身情况,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逐项整改落实。专家表示,下一步的关键在于将已有成果制度化。 ① 田间 网上 深入一线找问题 整改过程中,到一线去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成为各地的共识。 在江苏,省委常委轻车简从、深入基层。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委常委会共梳理出基层干部和群众意见1106条。 在广西,自治区委党委各常委先后深入14个市、11个县、11个乡村和10多个区直部门,扎下去听意见;同时设立电子邮箱、热线电话等,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全区推行领导干部“结一联五”制度,即每位县处以上干部分别与1个贫困村党组织结对联系,分别与贫困群众、困难党员等5户家庭结对帮扶。 在甘肃,省级领导带队,用两个月时间在全省开展了扶贫开发集中调研。 网络时代,到一线去了解问题,不再只是面对面的征求意见,还包括用短信、网络等多种形式受理问题。 辽宁省群众诉求平台“民心网”,自去年接受群众反映问题以来,已有323人受党政纪处分,267人受组织处理,3976件乱收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一平台包括了网络、电话热线、手机报、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 四川省则通过电子政务大厅网页,进行网上受理,同时通过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统计,其中电子监察系统已延伸到1869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 而河南省的手机短信平台“中原民意快线”开通后,由专人24小时值守,受理群众发来的意见,3个月的时间,收到群众意见2000多条。 正如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所言,“要敞开大门抓整改,向群众公布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让群众知情,接受群众监督和评判。”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孙晓莉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央接连出台的严格要求,指向的正是民心的要求,在两方面的共同要求之下,地方政府的整改措施力度很大,落实得很到位,也就顺其自然了。 ② 退车 腾房 落实力度空前 各省市的整改落实力度,仅从对公车和办公用房的处理中就可见一斑。 在公车方面,河北省取消O牌车1.5万辆,处置违规公务车1.03万辆,其中省级干部清理封存14辆越野车;重庆截至10月底车辆配置费减少了42.6%;广西常委班子带头将公务用车“桂O”车牌更换为普通民用车牌,把超配的越野车上交统一管理;湖南省清理处置违规配备车辆5000多台。 在办公用房上,河南省主要领导带头清理办公用房,带动各级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项目29个;黑龙江省清理超面积、多处占用、违规出租出借办公用房6.7万平方米;河北省清理超标办公用房4.41万平方米;甘肃省抽调了17名工作人员成立省直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专项清理工作组;而浙江省清理的超标办公用房达到了116.7万平方米。 在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看来,腾退办公用房的力度最大,究其原因是有着具体而可靠的规定,“这里面没有弹性,是多大面积都很清楚,所以更好操作”。他认为,随着公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地的整改中公车的部分仍将继续深入。 按照“边查边改”的方针,各地将整改和落实的过程同步推进。 以广西为例,自治区在将群众反映强烈的“衙门作风”系统梳理后,归纳出了“机关六病”——软骨病、冷漠病、浮躁病、享乐病、梗阻病、懒散病,挨个“出重拳下猛药”整治。例如,为解决“享乐病”,从关注“钱袋子”入手,通过治理“三公”经费专项行动,及开展会员卡清退等8项治理;再如,对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梗阻病”,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338项,整治窗口服务单位和执法监管部门的不正之风。 据中纪委网站通报,截至今年10月底,各地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共17380起,处理19896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675人。 谢春涛对本报记者分析说,“中央八项规定执行一年来,规定十分明确,就像高压线,如果被电着了,那说明你违反了规定”。 在专家看来,整改无小事。孙晓莉认为,整改的过程,就是从适度容忍变为零容忍,这对于严肃政风政绩非常有利。“政风文化是长期演变而来,一旦形成之后,就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因此必须零容忍。” ③ 减费 简会 重拳出击破“四风” 党政机关能否“刀口向内”、遏住“三公”消费、刹住奢靡浪费?整改之初,各界对此都极为关注。 据报道,福建省今年已减少“三公”经费支出近5亿元,下降近25%,公务接待人数下降47%,因公出国(境)下降21%;陕西省今年省级“三公”经费预算较上年压缩12%,上半年全省“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20.4%;江苏省今年党政干部因公出国出境费用同比下降33%,公务接待费用下降近41%。 在多地,压缩的“三公”经费,投在了民生领域。 在广西,区直单位“三公”经费今年1—8月开支同比下降41%,节约的1.3亿元全部用于改善民生。在四川,截至11月25日,已压缩2013年省级一般性支出5亿元,其中省级机关“三公”经费调整压缩8000万元,压缩的财政资金拟用于民生投入,支持社会化养老机构新增养老床位5万张。 针对“文山会海”的形式主义问题,各地的整改也大刀阔斧。 截至目前,甘肃省的全省性会议精简了40%;福建省压缩全省性会议数量、精简各类文件简报都在1/3以上;广东省召开的全省性会议数量比上年同期减少近50%,会期缩短近70%;而在重庆,市一级会议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8.5%,发文减少19%。 “省下开会的时间,能给群众多办点实事。”一位基层官员道出群体的心声。 而无论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还是“庸懒散”的官僚习气,都大大影响了党政机关的行政效能,群众反映十分强烈。对此,各地也纷纷出台了整改措施。 在四川,经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政务服务中心的实际办理提速达92%。 在广西,针对事难办的“梗阻病”,全区取消和下放现行具体审批事项338项;针对脱离群众的“冷漠病”,推行领导干部“结一联五”制度,每位县处以上干部分别与1个贫困村党组织结对联系,分别与贫困群众、困难党员等5户家庭结对帮扶。 在陕西,国务院今年5月第一批取消和下放的133项行政审批事项已全部落实承接到位,236个省政府议事协调机构正在分类予以撤销或合并。 在河北,一个名叫“河北省‘吃空饷’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机构正在受理群众举报,进行“吃空饷”专项治理的核查工作。 在重庆,全市共清理并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24项、免征24项,取消政府性基金6项,占项目总数的15%,每年为市场主体和社会减负近5亿元。 ④ 建章 立制 以制度化保证常态化 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整改措施和整改成果,让群众看到了党解决“四风”问题的决心和力度。然而,要保证整改不是走过场、不是“闯关”、不是“一阵风”,还需制度保证。 11月,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加强制度建设的通知》,指出要将把握制度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梳理已有制度,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同时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目前,针对整改中发现的问题,各地都整理、梳理并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使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陕西省推出了8项联系群众的新政。“省委常委联系群众”、“征地拆迁等工作中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追究问责制度”、“百姓问政制度”……每一项新政,都直指党政机关与群众的联系。 针对“三公”消费和奢靡之风,多地也出台了新政。在公务接待和商务接待中,小到迎宾地毯,大到公务接待的预算管理,江苏省都作了细致规定;湖南省则明确规定,未来5年内省直各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原则上不再增加;而在重庆,《公务卡管理办法》已经修订,“公务卡”即将全面推开——通过该卡进行的所有支付行为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寻,从而提高财政透明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在河北,针对公车问题,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并拟将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经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行财务单独列项和单车费用定额核算,定期公示;《河北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日常管理办法》也在制定中。 针对官僚主义,海南出台了《关于对执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二十条规定情况的监督检查办法》,明确了检查对象、检查方式、问责情形、结果运用;制定了《海南省党员和干部庸懒散奢行为问责办法》,把问责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未来要有更多的规矩,越来越多越来越健全的规矩。同时,要健全规矩的执行,违反了就要受到追究,加大监督力度,有关方面媒体和百姓都要监督,要公之于众。”谢春涛告诉本报记者。 孙晓莉表示,整改活动贵在坚持和落实。中央在三中全会谈到了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要想将整改活动制度化,必须建章立制。除了理念和想法,还要通过操作来完成。这就需要真正的执行和落实,如果没有执行到位的话,制度等于是没有用了。
|
- 山东临沂:扑救木里森林火灾牺牲烈士魂归故里 04-06
- 确保退役士兵人人有技能 04-18
- 陕西一法官为杀人犯办监外执行 杀人犯脱管闹市再杀人 12-11
- 腾冲杀6人嫌犯曾缅甸坐水牢一年 其父自称受害(图) 02-10
- 三峡水库提前消落到位 腾出库容迎战汛期洪水 06-10
- 深圳大火首笔寿险完成理赔 12-14
- 雪落呼伦贝尔 10-27
- 上海警方侦破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 05-13
- 中国旅游团在老挝遭遇车祸多人伤亡 08-20
- 中国固定翼飞机完成东南极冰盖关键区域航空探测 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