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被讹反转,公众道德不应被利用
本网讯 “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3日,网上一组图片引起广泛关注。可据记者调查,现场确有剐蹭事故发生,目击者称,老外驾驶无牌摩托车撞人后,还用中文辱骂被撞者。(新闻详见今日本报14版)
根据网友一开始的描述,这则新闻有连贯性的一些细节———老外扶起摔倒的大妈、被大妈撕破衣服,大妈去医院检查无伤,最后老外赔付1800元了事。通过这些被曝光者筛选的细节,的确很容易诱导人往“讹人”上面思考。对此事的始作俑者,自然要批评,甚至要依法进行处罚,毕竟这次造谣,已经造成了相当恶劣的社会影响。但作为每一个个体,我们也应躬身自省、扪心自问,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时,我们是否具备了足够的辨识能力? 在这起民意发生大转变的事情上,网友从最初的“骂大妈”到最后的“挺大妈”,一切都因为有调查的介入、有事发时视频的曝光。这件民意反转的事情,再次见证了道德的敏感与脆弱。如果真相再迟到一点,如果任由爆料者恣意发挥,如果公众继续缺乏辨识,那类似的闹剧,还会接二连三地上演。通过此事,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那就是———即便在“有图”之时,也未必有真相,而在真相未明之时,结论不宜先行。 道德,的确是很容易被煽风点火的,也很容易被不法之徒利用,之前就有不少的爱心事件,到最后居然只是利用公众爱心进行的炒作,这说明道德其实是脆弱的。不可否认,无论是爱心炒作事件,还是这起“讹人”事件,别有用心的始作俑者固然可恶,但一些人在跟风过程中失去理性也是不可取的。在这起“老外讹人”事件上,除始作俑者外,每一个煽风点火、道听途说之人,都是间接的帮凶,都应该真心地对这位大妈道一声“对不起!” 如果没有道德裹挟的这股力量,大妈就不会招来这么多非议;老外也不会被打扮成“被讹者”的可怜角色。经一事长一智,我们客观理性的态度,从来都不是等来的,而是在一件件事情中历练出来的。公众随时保持理性的态度,的确是弥足珍贵的。在这起老外“被讹”事件中,道德裹挟背后的人性失落,上演了一幕现实版的卡夫卡式变形记。每个人都不愿这样的闹剧发生,那在保持理性之外,亦须远离道德审判。 “真相未明,请勿结果先行”,这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如此,我们的爱心、道德,才不会被别有用心者利用。置于更为广阔的视野中,则是我们在众声喧哗时,应保持必要的冷静,不要盲目跟风。而任何利用道德的行为,都不会有赢家可言。 |
- 破除“中国式求人”需让法律成为共同信仰 01-22
- 别让单独两孩办证变成“瞎折腾” 10-24
- 检察日报:黄某嫖娼事件中的大众狂欢 06-04
- 让工匠精神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追求 05-03
- 评论:超市抽奖奖宝马,有钱就能任性? 12-26
- 谨防权力型房托干扰新型城镇化 07-23
- 多地“零首付”购房推陈出新 专家:暗藏巨大法律风险 06-04
- 中青报:保护举报者就是保护反腐锐气 09-05
- [光明日报]孩子在危险运动中更应得到最大保护 12-06
- 中教评论:“弃北大读技校”点赞之余当深思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