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评论 >

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创新让思政课“活”起来

2013-12-03 18:1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浏览:手机版
本网讯  由教育部社科司主办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日前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近年来,教育部通过多种方式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思政课堂不再死气沉沉

  11月5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思政课分管部门和高校思政课教研部门的负责人共100多人分成10组,奔赴在长春的8所高校的10个课堂听课。

  6日上午,大家集中观摩了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郭凤志讲授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课。在这堂课上,两名学生先后上台介绍了自己课前预习的知识内容,展示收集到的教学素材,并提出心中的困惑问题。郭凤志借助精美的课件,系统阐述了本节课的基本理论和重点难点,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联系社会现实,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优谁劣等问题。课后,一名学生高兴地说:“这样的课前预习,让我们能随时把自己对现实问题的不理解和心中的困惑告诉老师,让我们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

  实际上,这两天展示的11堂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这11堂课是吉林高校思政课优秀课堂的集中展示,也是高校思政课众多优秀课堂的缩影,它集中体现了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反映了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基本状况。清华大学主动探索和积极实施“因材施教”教学新模式。大连理工大学思政课“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逐步完善。

  思政课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为深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各地和高校在教育部的指导和动员下,掀起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大潮。各高校教师自主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探索,各地教育部门又组织了内容丰富的教学大赛,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跨省份的教学基本功比赛和教学协作组织定期活动机制。由此,全国形成了上下联动、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良好氛围和生动局面。

  粤桂琼赣滇五省份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已举办了5届。5年来,100多位参加决赛的选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理论联系实际,为评委和观众献上了一个个精彩的讲课片断,展现了思政课青年教师的风采。1000多名教师与评委一道观摩了比赛。这项比赛已成为五省份培养锻炼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平台。长三角地区四省市组织了两届教学比赛,东北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究会2013年成立。这些活动和研究会立足本地区,面向全国,交流建设经验、教学经验,推动科研互动、开展培训研修,为加强思政课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供了多层次交流合作的平台。

  上海市长期以来一直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排头兵”。上海已连续开展6届“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论坛”;连续5年实施“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每年遴选5-6个项目予以支持;连续3年举办“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月”,打出了推动教学方法改革的“组合拳”。今年11月,上海市又推出“超级大课堂”,即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实验课,激发了全体师生主动参与教学、研究教学、共同探讨教学问题的热情和活力。(陈娟 张楠)

  【政策背景】

  加强和改进思政课,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教学方法改革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近3年来,教育部在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颁布一系列重要文件,2011年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13年印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年)》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实施方案》。

  为做好以上文件的实施工作,3年来教育部通过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形式设立课题,资助教师加强科研和教学;研究制作“精彩一门课”全程教学示范片、“精彩一课”、“精彩教案”、“精彩课件”;出版思政课教学案例;从2012年起开展教学能手大赛,结集出版第一批47位教学能手入选教师经验交流文集《能手之路》。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