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图片新闻 >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连发15问 质问青岛管道爆燃事故(图)

2013-11-28 12:09来源:新京报浏览:手机版
本网讯 

  消防员在发现遗体的出事现场周边搜寻是否还有遗体。

  输油管道爆炸后,抢修人员将被炸毁的车辆运出现场。

据新华社电昨天,中石化集团党组对管道储运公司党委书记田以民、管道储运分公司总经理钱建华停职检查;此外,东黄输油管道黄岛泄漏段永久停用。

2名负责人停职检查

中石化27日宣布,鉴于管道储运公司党委书记田以民、管道储运分公司总经理钱建华在“11·22”事故中负有直接领导责任,集团党组决定二人停职检查,并配合协助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再行处理。夏于飞主持全面工作。

中石化同时宣布,从27日起启动安全生产大检查,全面排查各类管网隐患。排查范围包括:厂内、厂际的原油、成品油、液化气、天然气和原料互供的管道。重点排查涉及穿跨越江河、悬空的管网,有管网的涵洞、涵管和其他设施,以及与市政、公用工程管网有交叉的复杂地段。中石化当日召开全系统干部视频会议,反思“11·22”事故教训。

排洪暗渠改景观明渠

昨天,“11·22”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处置现场指挥部决定:东黄输油管道黄岛泄漏段线永久停用;秦皇岛路、刘公岛路现有全部石油和化工管线迁至北部辽河路化工专用通道;刘公岛路至入海口段排洪暗渠改建为生态休闲景观明渠,具体方案将按规定公示,征求广大市民意见。

10名危重伤者3名恢复意识

昨日,指挥部消息称,爆炸事故10名危重伤者已有3名恢复意识

事故发生后,心理专家对事故伤者及家属积极进行心理治疗。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介绍,中心组建了4个心理应急小组,并全面已巡查伤员400余人次。此外,国家卫生计生委26日派出了2名心理卫生专家赶赴青岛,指导和协助开展事故后的心理危机干预。

中石化油管爆炸探因

输油管道违规横穿排水暗渠为致命漏洞,沼气混合油气或为爆炸诱因,改线计划频繁变更致环评久不通过

【关注焦点】

关于此次由输油管道漏油引发的爆炸,2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在事故调查组会议上连发15问。

“为什么不疏散群众?”“为什么引起爆炸”“泄漏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泄漏的原油会进入市政排水涵道?”“是规划的问题还是设计的问题”等等。这些疑问目前虽有些还无法定论,但随着记者的调查,一些深层次原因已浮出水面。

黄岛原油泄漏导致的爆炸悲剧折射的企业与政府的应急预案管理、城市规划与石油产业布局规划、央企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也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

蒋先生住在黄岛街道的东北角,是当地最早开发的海景房,一户7个窗户都能看到海。如今,在油管泄漏引发爆炸后,这个小区“已没人敢住”。

小区紧挨黄岛油库,东西南北分别是油港路、油港二路、油港三路和刘公岛路。据说,这四条路下,都有通往油港与油库的输油管线。“它被四面八方的输油管线缠绕”。

黄岛居民正在呼吁政府,要求搬迁。爆炸事件发生已经5天,相关处置、施工等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但爆炸事件带来的伤痛才刚刚开始。

7小时,应急未生效?

一中石化员工透露:企业启动内部应急预案,并上报区级政府。但企业没权力紧急疏散群众,只有政府相关部门才有能力

11月22日凌晨2点40分,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潍坊输油处监测漏油设备显示东黄复线黄岛出站压力迅速下降。在无跳泵的情况下,这是漏油信号。

漏油点在黄岛斋堂岛街与秦皇岛路交叉的路口。中石化发言人事后称,原油从输油管道流入市政排水暗渠,流了12分钟。

3点15分,黄岛油库关闭输油阀门。黄岛油库负责生产安全的黄杨(化名)说,黄岛油库随后启动应急预案,一线巡线员到现场锁定漏油管位置,应急人员清理油污路面。

5点20分,青岛输油站站长已在现场指挥。

黄杨说,早上5点多,黄岛油库把漏油事故报告给黄岛区政府和相关部门。

青岛环保局副局长陈宁告诉记者,黄岛区环保局凌晨5点多接到区应急办电话,赶往现场,但市环保局接到漏油报告已经是早上7点多,8点半左右,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在污染的海面建起两道油栏。

10点20分,斋堂岛街上的排水暗渠爆炸,两声巨响,路面被炸飞。在抢修输油管的21名工人中,多数丧生,被殃及的还有周边工厂、居民区群众。

潍坊输油处副处长邢玉庆对新华社记者说,爆炸前,他让公司公安科长打110报警,“需要实行交通管制。”但交通并没有管制,路面上车辆往来穿行。

黄杨说,企业启动内部应急预案,并上报给区一级政府。“企业没有权力疏散群众,政府相关部门才有能力紧急疏散群众。”

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郭继山在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10点多爆炸后才知道情况。”但他也承认,黄岛区政府相关部门此前接到漏油报告。

失去的7小时,逝去了55条生命。

横穿排水暗渠的输油管道

专家称,如果油管裸露在水渠上方,原油会直接漏入水渠,这种管线铺设是违规的

11月26日,爆炸后第四天,斋堂岛街与秦皇岛路口——当初的漏油点,一条输油管孤零零悬着。它的两端分别埋在排水暗渠的水泥壁中。

这条暗渠自南向北,漏油后,大量原油从暗渠里,流入北面海中。

油是怎么漏进排水暗渠?是从油管直接漏入水渠;还是漏出的原油渗出路面,从路面流入下水道。

一位管网专家告诉记者,如果油管裸露在水渠上方,原油会直接漏入水渠,这种管线铺设是违规的。

一名参与市政救援的专业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在道路交叉口,市政管网与输油管道出现纵横交叉通常难以避免,但是不能在同一个平面交叉,必须上下分层。

这取决于暗渠顶部的水泥板,如铺设在油管下方,暗渠和油管就被隔开。

《南方都市报》在报道中称,综合事发现场图片和施工人员描述,在两管道交叉处,输油管道位于上方,其下方是泥土,再下是水泥板及下水道的承重梁,最下面是下水道。市政部门拒绝透露此处下水道与输油管道的间距。

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的排水暗渠已成“明渠”,原先顶部的水泥板已找不到。记者问现场一名施工工人,他说油管和暗渠之间并无水泥板。

油管与暗渠,究竟是分层交叉,还是在同一平面交叉穿越,目前不得而知。

总之,大量原油流入排水暗渠。

石油专家告诉记者,排水渠里通常聚集着沼气,当和原油挥发产生的可燃气体汇合,在密闭的空间里,遇到火星,容易起火爆炸。“即便没有火星,都会自燃,爆炸。”

黄杨认为,输油管线铺设在先,市政管网铺设在后,“企业修建输油管道需要经过政府批准,哪些地方有输油管线,政府是了解的,但政府修市政管线,不会告诉企业,如何规划是地方政府的事,企业插不上嘴。”

郭继山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经过20多年发展,黄岛油库各种线路比较拥挤,部分管线有交叉,存在安全隐患。

改线环评为何迟迟不通过?

中石化曾打算修改黄岛输油管线线路,但随后又决定不再更改此段线路,频繁地变更工程计划导致环评难以通过

漏油的东黄复线,始建于1986年。它的安全隐患曾多次亮起“红灯”。

随着黄岛整个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石化部分输油管线所处地区已变为繁华地带,有的楼房甚至离管线的距离不足5米,而中石化已经意识到这些输油管线可能存在的危险。

一位中石化负责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石化早就准备对包括东黄复线在内的几条输油管道进行大搬家,而此项目正在进行环评公示。青岛环保局网站上亦公开发布了此次公示公告。

中石化这一努力本有可能成为避免这次爆炸的契机,但遗憾的是,该项目从2011年申请环评至今两年多,始终未动工。

一位国家环保部门人士称,此类环评未批复一般有两类原因,一类是施工单位因种种原因变更工程,导致环评拖后,这是施工方的原因。另一类原因则是环保部门认为环评报告有硬伤,反复让施工方提出整改意见,完善后再批示。

而中石化东黄复线的整治工程未通过环评主要是由于第一类原因——中石化在不断变更线路。

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中石化确实多次向山东省环保厅提交环评报告。

在2011年9月公示的第一份环评报告中,中石化称其管道储运分公司决定对“东黄线、东黄复线黄岛油库的出线段改线15-16公里、高密县城区段改线15公里”等;次年9月份的第二份公告中,改线内容则变更为仅“高密市城区的路线”;到2013年的公示中,之前决定改线的路段再次减少。

中石化黄岛油库的工作人员黄杨分析,公司多次改线是因为和地方政府难以达成一致协议,“企业想维修管线,需要和政府多个部门沟通,审批程序非常麻烦,当地群众意见也很大。”

而环评未通过的另一个原因,上述环保部门人士透露,山东省环保厅认为环评中公众参与部分做得不到位,返回让中石化重新做,所以到现在还没受理。

这名人士表示,他们两年前就意识到问题了,但频繁改线,迟迟定不下来,也说明他们对问题认识的紧迫性和迫切性还不够。

另外,在他看来,即使这份环评真的通过了,也无法避免黄岛悲剧发生。“因为第二次工程变更中并没有涉及黄岛线路改线,而即使当时山东省环保厅批复了,按程序来说,一般也要到今年下半年才能受理,开工就得明年了。”

膨胀的化工区与不安全的社区

“昔日海景房,如今愁断肠”,随着化工区扩张,地下管道影响居住安全,居民纷纷外迁

此次爆炸后,当地的黄岛论坛上,“搬迁”成了网友探讨最多的话题。他们表示,“我们不想住在炸药包上。”

11月27日,沿斋堂岛街向南,一路都是爆炸波及的小区和地段,爆炸点(斋堂岛路和秦皇岛路交叉口)附近的居民楼已经清空,附近公寓的居民也搬出了小区。

在秦皇岛路南面,是刘公岛路,路南侧的农贸市场里,大部分摊位和门店均大门紧闭,市场冷清。

“有钱的居民早几年就搬出黄岛街道了,爆炸后,外面有办法的居民也搬出去了。”黄岛居民蒋先生说。

黄岛油库一位退休职工回忆,黄岛是一个因为油库逐渐发展壮大的小城。上世纪70年代建黄岛油库时,岛上只有5个村庄。

改革开放后,原后湾村靠海的田地开始建起商品房,成为黄岛最早的一批楼房,也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有岛外人买房搬进黄岛。

蒋先生就是1997年左右在“海景房”的吸引下,落户黄岛油港路的。但“昔日海景房,如今愁断肠”。蒋先生所住小区的路面,有通向四面八方的输油管线。它们都来自黄岛区不断膨胀的化工企业。

11月25日,记者在秦皇岛路和斋堂岛街交叉路口施工现场看到,与漏油的中石化输油管道并列的至少有6根其他输油管道,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这些输油管道有丽东化工企业、周围的民营炼化企业。

黄岛雄心勃勃地打造石化区。2008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拟定《青岛市石化基地产业规划》,欲将黄岛部分区域规划为石化基地,丽东化工、民营炼化厂纷纷落户黄岛石化区。

黄杨说,丽东化工厂建设时,当地人不同意,长时间抗议过,但在政府的支持下仍然建成。丽东化工厂也曾发生化学物质泄漏事件,黄杨回忆,当时居民争相逃难的情形与此次爆炸类似。

老化工基地的安全隐患

中石化还准备在青岛新上一个百万吨乙烯项目,有专家表示,可能会增加管网的安全隐患

黄岛快速发展石化项目是青岛的一个缩影。

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王亚民说,石油行业属于最赚钱的行业之一,这使得各个城市都在竞相争抢包括PX在内的项目。他表示,目前,不光是青岛,沿海的很多城市都有着过度发展包括石化在内工业的情况,“大连、天津、青岛、宁波、上海甚至厦门,各城市都在发展。”

青岛有老的化工基地,人才基础设施相对比较全,使得企业在考虑落户的时候有所倾向,“企业主要考虑怎么赚钱,地方政府考虑GDP,两者都很少考虑环境、安全等因素。”

王亚民说,近年来,青岛已经每年都出现严重的绿潮污染,而且其污染物在胶州湾不断扩散。

环保系统一名长期做环保调查的人士表示,石油行业是“来钱特别快”的行业,往往一个项目落地之后,可以给地方上很快带来几十个亿,甚至上百个亿的税收。

一位国家环保部门的人士告诉记者,此次爆炸事件需要反思的是,城市规划和石油产业布局规划。

事实上,在发生事故之前,中石化还准备在青岛市新上一个百万吨的乙烯项目。记者在官方网站找到一份《中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百万吨级乙烯项目》的环评报告书简本,这个总投资上187.9亿元的项目本已处于最后审批阶段,只差环评审批。有专家表示,即使这个项目本身安全风险可控,但其势必带来更多的管网建设,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管网的安全隐患。

如今,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内,南部海景房均价1.5万/㎡,开发区市中心商品房均价1万元/㎡。而在黄岛街道,东部海景房爆炸前也只有三四千元/㎡,爆炸后,蒋先生看到有房屋中介关门,“这里的二手房卖不出去了”。

很多黄岛居民现在惦记的是,如何快点搬出化工区。(综合新华社、新京报记者报道)

■ 相关新闻

100万预付赔款到位

据中新网报道记者27日从中国保监会青岛监管局获悉,26日下午,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中受损严重的益和电气集团公司获得预付企财险赔款100万元,这是事故发生迄今最大一笔赔款。

事故发生后,太平洋产险青岛分公司于26日下午完成了益和电气集团公司的预付企财险赔款100万元。截至26日下午,太平洋产险青岛分公司已为该事故理赔案件15件,支付赔款共计110.3万元。

11月25日,青岛保监局召开全市保险业联席会议,要求简化程序,快速理赔。目前青岛已有27家保险企业启动快速应对“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方案,并开通绿色通道。

声音

要加强社会面的稳控,严厉打击犯罪行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谣言惑众不法分子要落地查人,确保社会面总体稳定。

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挺身而出,冲在一线、干在一线,拎着“乌纱帽”冲锋陷阵,恪尽职守,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尽最大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处置现场指挥部昨晚召开第八次全体成员会议,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在会上讲话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