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制人物 >

记南京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局局长林志梅

2013-11-20 12:30来源:新华网浏览:手机版
本网讯  “防病”比“治病”更重要——记南京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局局长林志梅

  新华网南京11月17日电(记者王骏勇、朱国亮)17年扎根职务犯罪预防一线,开创了大都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新模式;不是科班出身,却硬是把预防工作做成全国品牌;苛己厚人,追求极致,带出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优秀预防团队……

  这就是南京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局局长林志梅,因工作突出,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检察官”“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记一等功一次。

  “防病”比“治病”更重要

  今年56岁的林志梅出身普通军人家庭,14岁参加工作,18岁入党,从检34年,做过书记员、内勤,1996年投身职务犯罪预防,从普通一兵成长为预防局长。见证一个个贪官落马,林志梅强烈意识到:“防病”某种程度上比“治病”更重要。“如果事前做好预防,哪怕是挽救一个人,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价值体现。”她说。

  2003年,林志梅带领团队开始打造全新的预防载体“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活动”。经过十年创建,现在1300多家单位参与,几乎涵盖了全市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最大限度遏制了职务犯罪发生。这项工作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誉为“开创了大都市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新模式”推广全国。

  2007年,林志梅又抽调骨干组建预防职务犯罪宣讲团,深入机关、企业等单位,通过法律知识、生动故事、忏悔感言宣讲,给人警示。到目前已巡回讲了300多场,受众达十多万名。

  林志梅还推动组建预防职务犯罪专家库,加强预防理论研究和运用,对每一起职务犯罪案件都做出案件分析和预防建议。

  正是凭着追求极致的拼劲,林志梅亲手将千家争创、百家宣讲、预防理论研究运用的“南京预防三宝”打造出全国影响。

  “她站在那里,本身就是一种预防!”

  要获得工作对象的认可和支持,严于律己、严管队伍至关重要。

  不论是外出宣讲,还是重大工程预防,她绝不允许自己的队员在工作对象处吃一顿饭、收一分钱礼品。宣讲团不回到检察院,她也不回家,就在办公室里等。有时,队员们宣讲完以后,要饥肠辘辘地奔波一两个小时才能回检察院食堂吃饭。

  起先,一些单位和宣讲队员不理解,林志梅坚决顶住:“一年一百多场宣讲,如果我们一路吃下来,成什么人了?队伍都烂掉了!”有一次,宣讲单位在宣讲团的车上悄悄放了一些小礼品,回来发现后,林志梅当即让司机开车退了回去。

  林志梅的严苛出了名,她的自律更是出名。她严格遵守每天提前半小时上班、推迟一小时下班的“自定纪律”。从事预防工作以来,她与上百个企业打交道,为上千个单位上过预防课,但从没吃过他们一口饭,没拿过一分钱讲课费。

  她父母住在郊区,距离她家有两小时车程。一年冬天,久病初愈的父亲想喝她亲手煲的汤,可要是坐公交送过去,到了汤就凉了。爱人试探问她“要不就坐一回我单位的车”,被林志梅当场拒绝。最后二人捧着高压锅上了公交车。

  “林志梅站在那里,本身就是预防!”工作对象们反映。

  “她的认真,有时候到了‘较真’的地步”

  林志梅全身心投入预防工作,每一件事每个细节都认真对待,有时候甚至到了“较真”的地步。

  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活动中,有个基层检察院因为辖区单位说情,稍微放宽了评比条件,林志梅知道后不仅严厉批评了预防科长,并且硬是把已经发到该单位手里的牌子给要了回来。她说:“我们为考核单位定了那么高的评选标准,自己决不能先坏了规矩。”

  林志梅对细节的要求严格到“不近人情”。宣讲团成员李静说,队员到各单位宣讲前,包括语速、语调、形象,她都要亲自把关,连陪讲的人都不能低头看稿子,必须笑对观众。一次在室外宣讲,大风把一个女队员的头发吹乱了,看到拍的照片后,林志梅觉得对形象有影响,进行了严肃批评。就是这样的严格要求,帮助了队员的成长,不少人迅速成为单位的骨干。

  对于身边朋友,林志梅一样“无情”。前年,她一个闺蜜的爱人因为受贿接受调查。闺蜜来找她,想打探案情,她非但不帮忙,还把人家教训一顿:“你是他妻子,平时不当好贤内助,现在来找人帮忙,怎么行!”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