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务指南 > 经典案例 >

死刑二审成功辩护 年轻小伙重获新生

2013-11-08 18:44来源:中顾法律网浏览:手机版
本网讯 【基本案情】
赵某,男,19岁,贵州人氏,2011年4月某晚10时许,赵某、梁某、张一、张二(皆略其名)四人,与项某发生纠纷,赵某等四人后实施报复,项某被四人殴打,经医治无效于5日后死亡。后赵某、梁某被缉拿归案。经法医鉴定项某系脑颅严重损伤死亡,其中主要死亡原因为钝器伤并不排除头额某部锐器伤共同作用,在案主要证据还有证人证言、被告人口供、刀管等。后于2012年2月,温州中院一审判处:赵某死刑、梁某无期徒刑等。
【办案经过】
赵某父母不服一审判决,决意委托专业辩护律师上诉,在当地咨询过多名律师后。经人介绍赵某母亲等,先是传真了一审判决书,认真阅过判决书后,林律师与赵某家属在通话中,指出一审存在的几点问题,尤其是证据方面存在的几个重大矛盾等。通话后其家属当天即刻决定,从温州赶往杭州来到林律师的办公室。当天,北京华泰(杭州)律师事务所杨银章、林维清律师接受委托担任赵某故意杀人死刑的上诉辩护人。
从案发到一审判决,差不多快要一年了,这一年里,赵某的父母及家人煎熬着漫长的日日夜夜,从这个普通的农村母亲的眼泪和神情里,我已经读到了“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同时也被人世间的这份母子之情,深深触动。
从进一步了解案情及有关赵某的家庭成长、社会经历、性格脾气等等,尤其是这位母亲悲彻的眼神里透出的一丝坚定,我似乎有理由相信:“事实可能真的不是那样?”。但我必须郑重表态:“如若你儿罪深重,杀人偿命休怨人”。赵母也不愧是个老党员,想不到还很有诗意:“真相大白法公正,家家骨肉同样人”。接受这样家属的委托,何尝不是一种难得。但一个这么年轻的生命和一个已经被害的生命,这分量是相当的沉重的。我只好准备再一次的艰苦战斗,也准备着一段隐隐长长的苦痛缠绕。
“如今男儿新长成,判处极刑可屈蒙?”。看着判决书,我不禁陷入沉甸甸的问考。由于家属已经让一审的辩护人递交了上诉状,我于第二天就赶往一审中院,却得知已经将案卷寄送高院。死刑卷宗属于机密文件,途中一般要两个月左右。看来我是不可能在短期内见到卷宗的,马上会见被告人也没有多大意义。于是,我就再一次静静研读自己整理归纳的重要刑事法条规定、案例和书籍等,整整一个月,有时白天忙了,我就加班到深夜。我一直忙着圈圈点点、梳理归纳。只有这样尽自己的最大心意和努力,我才觉得无愧于别人的重托,无愧于自己的职业。
很快,关于本案的重点、关键、要害以及新的法律、司法解释的依据精要和自己的策略、方法,我已成竹在胸,我带着问题和目的赶往看守所,进行了第一次的会见(先后共会见5次)。而后及时复制了高高一叠的案卷,又花了一个月逐页逐项的整理分析、肯定否定,相继又依法会见多次。准备了新的上诉状、辩护词和相关的两个重要申请书,依法会见了省高院的主办法官,彼此沟通交换了看法、观点及司法程序等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功夫不会辜负有心人”,我是一直这么认为的,现在也些许这么感受到的了。
【法庭交锋】
2012年7月24日,本案二审在看守所所在地法院公开开庭,浙江省高级法院指派王法官等三名法官组成合议庭主持庭审,浙江省检察院指派2名检察官出庭,梁某的辩护人也到庭。
因为,省检察官仍坚持一审公诉人的基本意见,而在案的两被告人之间难免存在非此即彼的冲突矛盾。因此,庭审真确针锋相对,激辩滔滔。而我们围绕“五大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环环剖析(具体内容因涉及案件本身的敏感及机密,故略去),据理力辩,气正词严。 主要是找出举证机关的“证据及论证的要害矛盾”,并紧紧扣住最新两大《刑诉证据规则》等新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另外当庭重申庭前的“两大申请”的必要和法定权利,终于扣住了本案取证、证据标准、逻辑推理的“命穴”。
【终审改判】
不久经合议庭合议并经审判委员会审议决定,最终于2013年3月19日,浙江省高级法院改判赵某为死缓。一个不到20岁的帅小伙,终于依法得以从鬼门关里,被公正之神拉了回来。
【本案启示】
赵某初涉社会,不跟雁群跟鸟群,误入歧途,终惹大祸,历经千辛万险终免一死,也给赵家保得传宗香火,但给家庭和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不幸。
我们作为律师也只能凭借法律,救可就之人,救当救之人。而本案万幸的是,也正好遇上了公仁正义、辨法析理的法官。否则,也不知还要经历何等的艰险,也不知将是否救得一命。像赵某这样一个出身贫困农村的少年,本性善良,只是不知人性险恶,一时误入歧途,而且其本身情节并非恶劣,如同一位一时溺水的少年。我们参与救得一位“溺水少年”的生命,终于可舒叹一气,也不免有几分宽慰欣喜之悦。愿赵某自珍自重,愿读者以警以戒,愿我们的社会和谐安详!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