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三农 >

南方日报:突破制度藩篱让农民自愿进城

2013-11-02 18:28来源:南方日报浏览:手机版
本网讯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司长王谦说,调查表明,七成农村户籍流动人口愿意在城市长期居住,但不愿意放弃农村户籍在城市落户。这一数据证明了城镇化进程中一直存在的矛盾,那就是农民愿意进城工作却不愿意放弃农村户口。我要给王司长补充的是,大部分农民不愿意进的是中小城镇,而非大城市。这当然更是常识,进大城市诸如北京上海已经到了要“考试”的地步,其隐含的福利之高谁都想到。事实上,农民真正不愿进的其实是中小城镇。

农民为什么不放弃农村户口,又为什么不愿意进城?一句话,利益使然。进城的好处不够,农村户籍的好处舍不得丢。这其中藏着两个制度障碍。第一,为什么进城没有好处?因为在大部分中小城镇,农民工即使当了新市民,其社会保障问题以及更进一步的教育、医疗问题并不能随着加入所谓城市户籍就得到解决。我们现在大搞城镇化,很多地方为了提高城镇化率想尽办法让农民进城,看上去是户籍制度已作古,可是多数情况下户籍制度的消除只是表面身份的转变,解决不了实质问题。第二,为什么不愿意放弃农村户籍?这和第一个问题有直接关联。如果进城解决不了社会保障,那么对于农民来说,怎么愿意放弃那一亩三分地呢?这其中同样藏着一个制度壁垒,那就是农民在农村的权利,包括他们的集体土地及宅基地仍然无法进行流通。只要农村土地制度未有实质改变,农民的土地及其未来收益就无法变现,他们就宁可占着也不愿意平白丢掉。

正因此,对于农民来说,在目前的制度约束下,最优选择就是王司长所说的,在城市长期居住,而保留农村户口。在城市居住多数是要在城市打工挣钱,因为城市工业和服务业产值收益远高于农业收益,而保留农村户口则有两层考虑,一方面,如果现行土地政策不变,将来回到农村可将农田作为养老保障;另一方面,假如土地制度有变化,他们的土地以及宅基地就很可能通过市场变现。而现实又早就在不断给他们展示一种价值变现的途径,那就是,大规模拆迁将农地转为国有土地再用作工业或商业用途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给被拆迁户和农地流转户带来部分收入,有些甚至可能分到住房。农民们即使没有考虑土地可能会流转的觉悟,至少也期盼他们的房屋拆迁和农地用途转变时能拿到一些实惠。

抛开拆迁或者强制农民上楼引发的社会矛盾不谈,我们要搞城镇化就必须克服这个矛盾。据说截至去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五成,政府甚至希望在未来数十年内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有这么宏大的目标,可再看农民不愿进城的事实,其难度可想而知。解决之道绝不是强迫农民做市民,而是要通过制度改革让农民自然而然放弃农民身份自愿进城。需知,农民成为真正意义的市民,与现在以农民身份在城市打工是两个决然不同的概念,只有真正的市民化才能拉动消费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继而拉动经济增长,提高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通过人口的集聚有利于产业分工合作,提高生产率,同时将农村广阔土地解放出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才是城镇化的真正要义。(朱迅垚)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