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落子舞”:民间舞蹈奇葩
本网讯 “看见打花落,吃饭都忘掉;瞧瞧‘落子舞’,干活劲头鼓。”这个民谣说的就是山东省高唐县的“落子舞”。“落子舞”,又称“打落子”或“落子”,是广大劳动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艺术形式,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醉人的民间风情,深受历代人民群众喜爱,至今在高唐大地上仍广为流传。高唐“落子舞”最早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发源地在赵寨子镇倪堂村。日前,笔者在倪堂村见到了一个从小“打落子”的老人赵振合。
赵振合老人今年77岁,在他的记忆中,“落子舞”其实就是过年时玩杂耍的一种,主要在高跷队前给高跷队开路,逗观众开心。 “在我小时侯,一到过年时就有玩杂耍的,村里的人都带着孩子出来看热闹,黑压压的人群把场地堵得水泄不通,高跷队无法正常表演。这时候,‘落子’和‘丑老婆’就会迎着人群,左蹦右跳为高跷队打开场地。”赵振合说,男演员头戴英雄巾,黑裤褂加黄坎肩,打裹腿,黑鞋加彩绸,脸上画成小丑模样,嘴上夹个小胡子;女演员则上身紧身红褂,下身紧身裤、红鞋,左手挎篮子、右手拿扇子。男女两人相互配合,跟随锣鼓点抖膀飞眼,惹着观众捧腹大笑。 赵振合的父辈们是每年正月初一、十五“打落子”的主要人选,经常带高跷队上街表演。他自幼跟随“落子舞”传承人陈思祥学习“落子舞”,十几岁的时候就耍得非常熟练了。此后,他就接了师父的班,只要有空,每年正月初一、十五他都要上街“打落子”。 赵振合介绍说,“落子舞”以道具的奇特、音乐节奏的简易明快、队形的夸张变幻、舞步的灵巧多样而著称,堪称民间舞蹈家族中的一支奇葩。据史料记载,在上世纪中叶,“落子舞”曾在高唐风靡一时,其队伍庞大、参加人数之多堪称前所未有。 随着时间的冲刷,“落子”逐渐被人们遗忘,如今赵寨子镇倪堂村一共有9个人会跳“落子舞”。为了让独具特色的“落子舞”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赵振合和其他老人都在积极地置道具、教徒弟,扩大“落子舞”的队伍。“现在看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愿意学,我真的挺高兴的,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不能丢呀。”赵振合说。2011年,“落子舞”作为高唐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聊城市政府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予以政策性保护。 朱桂林 赵永斌 石冰心 |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阅读:
- 北京首设网站联合辟谣平台 08-30
- 关于做好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属管医院参加属地公立医院 07-06
- 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迎来收获期 10-29
-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世界避孕日主题宣传周活动的 11-15
- 代表委员期待:减免税收,扶持小微文化企业 03-09
- 中法将举办300余场活动纪念建交50周年 01-21
- 中央财政未来3年投百余亿元保护传统村落 05-04
- 中西文化交流掀开新的篇章 12-15
- 文化部信息中心赴成都调研文化信息化工作 11-29
- 央视快评:以英烈精神砥砺奋进力量 10-01
资讯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