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行业法制 > 科教 >

王偏初:纳西古寨“掌灯人”

2013-10-21 18:1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浏览:手机版
本网讯 
 

溜索过河对王偏初来说是家常便饭。(资料图片)

 

学校购置了剃刀,每隔一段时间王偏初就给学生理发。本报记者 刘磊 摄

  “在大山里徒步走了十几年,记不清摔了多少跟头、磨坏了多少双鞋、掉过多少眼泪,也无数次赌气说再也不回来了。可每次看到山里的孩子骑马、溜索,翻山越岭赶到学校上学,我的心就软了下来。他们是我坚守山乡的精神支柱!”——王偏初

  ■本报记者 刘磊

  从成都出发,坐一整夜火车,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再在长途大巴上颠簸一整天,抵达木里藏族自治县城;第三天换乘越野车继续西进,翻越两座海拔4000米的山梁,途经十几个乡镇,便能在夜幕中赶到俄亚乡。

  这是一个距成都1100多公里、距当地县城300公里的纳西族聚居乡。乡里“最高学府”——俄亚小学坐落在被誉为“纳西族原生态文化最后留存地”的大村古寨旁边。高高飘扬的国旗、清脆琅琅的书声、生龙活虎的孩子……山脚下的学校给古老的村寨抹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这个学校的“掌灯人”,就是俄亚小学校长王偏初。

  为办学,他“走完了一辈子的路”

  位于木里县西南角的俄亚乡,在中国地图上已缩小至四川、云南两省交界的细线里。这是一个真正“鸡鸣两省”的地方,南部、东部与云南的丽江、宁蒗隔金沙江相望,西部、北部与云南香格里拉、四川稻城相接。

  全乡被重重高山和条条大河环绕,道路崎岖,交通闭塞,直到去年才勉强修通了一条路。此前,俄亚乡民与县城的连接,就靠一条祖祖辈辈在悬崖峭壁、深涧谷底间开凿出的“通天”步道,来回一趟就要十余天。

  王偏初的故事就得从这条“通天路”说起。自17年前来到俄亚小学,他记不清在这条路上来回跋涉了多少趟,每趟都不啻于一次“长征”。

  他经常天不亮就出门,先要在杂草丛生的山中小道攀爬两天,其间借助溜索跨过四五条大河、骑马翻越一座4000米的大山。

  最惊险的路是“九十九道拐”,当地人在几乎垂直的山道上,每隔两三米一拐弯,生生开出了一条“骡马道”。“身子必须紧紧地伏在马背上,拽着缰绳,眼睛根本不敢往下看,稍一仰身,就可能跌落悬崖。”王偏初说,每次过这段路,他都要惊出一身汗。

  翻过大山后,他来到了临近通上公路的乡镇,接着就是三四天连轴搭车、转车五六次,途经云南的香格里拉、丽江、宁蒗等地,最后取道四川的盐源县,到达木里县城。“一路上几乎没有一处平坦,坐在车里就像坐‘蹦蹦床’,一天下来骨头都像散了架般疼。”

  “好像把一辈子的路都走完了!”王偏初说,每次都要铆足劲拼命走,否则就可能错过住店。“顺利的话,四五天能到;如果遇上堵车,可能七八天都到不了县城,忍饥挨饿是常有的事。”

  出去一趟不易,每次返校,王偏初都会给学校带回各种教学用品。有一年开学,他领着两名新来的特岗教师返校。马队驮着书本、课桌走前面,他和两个小伙子扛着棉被衣物走后面。突然,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荒野中无处躲藏,三人只好钻到马肚子底下避雨。等他们三步一滑走到学校时,全身上下无一处不沾满雨水、泥浆。

  除了沿途的艰辛,还要时刻提防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一次,王偏初赶着马队回学校,翻越4000米雪山时,半山腰的雪块突然塌陷,一匹马脚下打滑滚落悬崖,王偏初吓得掉头就跑,一屁股瘫坐在地上,好久才缓过神来。

  尽管每次都像“死过一回”,但过不了多久,王偏初便又要踏上“征途”,似乎忘记了上一次的疼痛和凶险。“没办法,学校要发展,需要不断从外面运来各种器械、物品。如果因为这个吓得不出去,那学校就办不下去了。”

  每年,王偏初都要在悬崖绝壁上攀行八九趟,每趟来回就是七八百公里,17年下来,他足足走了12万公里,可以绕地球3圈。

  “这么艰苦的环境,就没想过要离开?”记者问他。

  “想,怎么能不想!好多次走出去就再也不想回来了。”王偏初说,和他一同毕业的同学没过几年就调到了城区学校,有的还进入政府部门当了官,有的做生意挣了大钱,每当听到这些消息,他都动过“离开”的念头。可每次,王偏初的双脚又“不听话”地把他带了回来。他说,这里有他放不下的学校和那些眼眸清澈的孩子,“如果真想离开,当初也不会主动回来了”。

  为梦想,他主动申请回艰苦的家乡教书

  坐在记者面前的王偏初,体格健硕、脸盘宽厚,憨憨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17年前,他还是个毛头小伙儿,刚从四川会理师范学校毕业,意气风发。学校给他分配好了工作,到距离县城较近的水洛乡一所村小任教。他却跑去找校领导,要求回自己的家乡俄亚乡任教。

  “人往高处走。别人都巴不得分到条件好点的学校,你倒好,主动要求去偏远地方?”领导不解。

  王偏初憨憨一笑,领导最终在申请书上签了字。

  许多年后的今天,记者问他当初是怎么想的,他静默了一会儿抬头说:“我是从那儿出来的,知道那里有多苦!”

  1976年,王偏初出生在俄亚乡立碧村,那是一个海拔2000多米,迄今未通公路的小村寨。

  小时候,王偏初的家十分贫穷,“最初几年,连一间像样的房子都没有”。尽管生活窘迫,但父亲对他的教育却非常重视。为了供他读书,家里把喂养的牲畜都卖光了,直到他参加工作好几年后,他求学时的借债才还完。

  王偏初在俄亚小学读到三年级。从家到学校要徒步两天,他就和八九岁的小伙伴一起住校。没有宿舍,唯一的一间教室也就成了学生的寝室,白天支起桌椅上课,晚上打地铺挤着睡觉;没有食堂,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山里搬几块石头支口锅煮饭。

  到四年级,王偏初去了离家更远的瓦厂镇小学;小学毕业后顺利升入初中,并最终考上四川省会理师范学校,成为俄亚乡走出的第一个“高材生”。

  从小的经历让他深知家乡孩子求学的艰难,从考上师范学校那一刻起,王偏初心中就植根一个梦想:毕业后,一定要回到俄亚小学,尽自己的能力改变家乡学校的面貌。

  不仅自己回来了,他还把另一位同乡鲁茸“拖”了回来。鲁茸晚他一届,毕业时本有机会留在县城工作,经不住他软磨硬泡地“游说”,毕业后也回到了俄亚小学任教。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