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务网 > 法治社会 >

今年过节不送礼 全民摆脱送礼焦虑?

2013-09-26 15:57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浏览:手机版

 

 

  制图:潘旭涛

本网讯   刚刚过去的教师节,略显“冷清”。一位在北京某幼儿园任教的老师告诉本报记者,由于学校提前给家长和教师都发了“禁令”,今年她只收到了一些孩子亲手做的贺卡等礼物,虽然简朴但都凝聚了孩子们的心意,比起往年经常收到的化妆品、衣服、购物卡甚至现金等礼物,更显诚挚。同样的,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与往年同期相比,也不太“景气”,高档月饼纷纷遭遇“滑铁卢”。

事实上,回顾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的9个多月,不难发现,在自上而下大力倡导的节俭新风吹拂下,从官员到百姓,正在从每逢佳节“被”送礼、送礼的收礼的焦虑状态中,逐渐解脱出来,许多人直呼“松了一口气”。

①送礼成风的困境亟待打破

送礼现象由来已久。比如每到教师节,被送礼这件事折磨的家长们,常常在网上发文控诉教师节变成了“送礼节”。送的礼物五花八门,从吃的、穿的、用的,到豪华宴请老师甚至老师全家。家长的送礼技巧更是包罗万象,直接拿到学校的有之,以“聊聊孩子近况”约出来送的亦有之,一位教师告诉本报记者,现在更有家长把礼物放在商场寄存柜台,让老师自行领取。

沦为“送礼节”的不止教师节,几乎所有大一点的节日都有你来我往的送礼相伴,为晋升、为孝敬师长、为“求人办事”、为联络感情……可以送礼的理由实在太多,加之不少人利用公款消费,送礼成为一种饱受诟病的“节日病”。而送礼者和收礼者,都因为越送越贵重的礼物和“不得不送”、“不能不收”的心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送礼焦虑”。

这种“送礼焦虑”,将香水、酒、包等的销量推向了新高,而大闸蟹、茅台酒、月饼、天价烟,也都加入了礼品大军,价格屡创新高。此外,愈演愈烈的送礼现象,更使得礼品行业水涨船高,礼品包装越发精致,月饼要用金银配,酒瓶几乎做成了收藏品,榨菜也要用老坛才够“正宗”……难怪有人感慨,“过去和现在的月饼都是奢侈品”:过去是因为吃不起,所以格外珍贵,而现在则是变成了畸形的礼品,普通人难以承受。

直到去年12月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及随后出台的各个相关通知,才使得送礼之风逐渐刹车。去年春节期间,就有花店因业务不景气被迫关门,之后各类土特产店、礼品店等关张的消息陆续见诸报端,其原因均与“八项规定”出台后对礼品市场的冲击分不开。8月份,离中秋节还有约1个月的时候,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即明确指出,当前,要坚决刹住中秋节、国庆节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过一个欢乐祥和、风清气正的中秋和国庆佳节。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9月初到天津市调研时,再次强调要抓住中秋、国庆重要节点,刹住公款送月饼节礼、公款吃喝等不正之风。

这样的禁令,无疑给公款送月饼、送节礼戴上了“紧箍咒”,不仅月饼遇冷,各种聚会、送礼等也都“消停”了不少,节日真正回归了亲人团圆的本真。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教授对本报记者说,中央对奢侈浪费和公款送礼问题的禁令,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中国人重视礼尚往来,但奢侈浪费的送礼风,尤其是公款送礼,如果任其发展,则演变成了一种坏的风气,“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礼跟礼之间的关系了”。

  亮剑。蒋跃新作(新华社发)

②中央叫停送礼风

接二连三的禁令,让人们看到了中央整治不良送礼风气的坚定决心,其效果也颇为明显。即将开始的中秋节,高端月饼市场已备受冷落。据报道,往年很多公司都办团购券,因此催生了“黄牛党”收购月饼票,但今年的禁令导致高端月饼市场低迷,让不少“黄牛党”纷纷转行。而往年国庆节的送礼佳品大闸蟹,在王岐山点名批评“越送越奢华”后,有业内人士认为其销售将遇冷。

中央的禁令让很多人打心眼里叫好。戴焰军表示,很多送礼者其实是被近年来的不正送礼之风裹挟进去的,本没想送礼,但因为担心会对自身不利而被迫加入,从而给所有人都造成了负担。“及时刹住这股风气,使得很多人得到了解脱。”

本报记者近期出差时遇到一位地方领导,谈起中秋节前的冷清,他一脸轻松,“中央的禁令下来以后,我们觉得很舒坦。往年逢年过节都在忙着迎来送往,折磨得筋疲力尽,可是我能吃几个月饼?人家送了礼我还得考虑怎么还这人情,没事谁给你送礼?”

事实上,这位官员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不仅收礼的人这么想,送礼的常常更是苦不堪言。送多了,经济上会有负担;送少了,又怕对方不满意、不领情;不送,怕别人都送了自己被“记住”。不管是因求人办事还是“防御性”的送礼,送礼者都与收礼者一道,陷入了停不下来的循环中。

因此,中央对不良送礼风气的大力整治,与各方早已不堪忍受这一风气折磨的心理极为合拍,从而广受拥护。有人就表示,“不送就都不送,这样所有人都能好好回家过节。”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建明教授表示,之所以能迅速打破收礼与送礼的恶性循环,是因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通过出台“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等一系列举措,从政治局做起,认真抓出了效果。任建明称,豪华餐饮业受到重创,送礼现象出现了好转等,都是现实的佐证。

③健康新风要长吹

在奢侈送礼、公款送礼风得到改观后,如何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成为民众的最大期待。

一纸禁令固然能止住当下的不良习惯,但非长久之计,要满足人们对于正常规范的人际关系的需求,还要推动整体的社会风气向更加文明理性的方向转型,要完善制度使送与不送礼的人都不会被区别对待。例如,尽管禁令已下,仍有报道曝出一些人还在挖空心思钻空子,有媒体在走访某购物中心时发现,天价“金银月饼”可以开成“办公用品”发票,这无疑还是想占一把“公家”的便宜。

任建明表示,禁令虽然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但要持续下去,光靠领导重视、光靠纠风和查处还是不够的,要从更深层次、更广泛层面去改革和治理。

戴焰军说,接下来,一方面要从文化层面上引导,让人际关系恢复正常、健康的发展,而不是像过去奢侈送礼时体现的物欲、庸俗的状况;另一方面,要从制度入手,系统解决问题,而不是将在杜绝公款吃喝或送礼中省下来的钱,用到了其他类似的目的上。

事实上,转变已经在更深层次上发生,由于高档礼品及其周边产业已经受到冲击,相关行业正在加速转型。除了因业务不景气而关门的特产店、礼品店以外,更多精明的商家在谋求新的生存之道。据报道,不少做高档礼盒的厂家,原来靠的是中秋和春节两个大节赚出一年大部分的利润,现在,有的已开始转做药品包装盒等常规盒类;而一些豪华饭店、高档餐饮,也在摆脱对公款消费的依赖,走平民路线为百姓服务。

接下来还有几个重大节日,除了即将来临的中秋、国庆外,元旦和春节往年也都是送礼的“高峰期”。任建明表示,正因如此,才需要将当前的做法坚持下去,到春节乃至今后都一直如此严格要求,“这样的话,大家就能看到中央的决心,一起把送礼的社会原因克服了,使这个问题得到明显的治理。”(记者刘少华 叶晓楠)  过关。朱慧卿作(新华社发)

最该焦虑的是正事

笔者最近出差,一个县委书记在饭桌上,大谈原来的焦虑,大谈“八项新规”的好。

以前,他最焦虑的是吃饭喝酒。一顿饭要赶好几个场子。每顿都要喝酒,一桌喝1两,一天也得1斤多,关键是天天如此。这边来个投资的,那边来个大领导,哪哪有一拨调研的,谁不陪一下都不妥,不和谁碰一杯都不好意思。天长日久,胃出了问题,一见酒就发愁。

这种焦虑,在地方官员中,绝非个例。焦虑也非官员专利。当官怕接待,百姓怕过节,小孩愁攀比。过节了,不给上级单位送点土特产弄张消费卡,不请领导吃顿饭,不给老师送点礼,如何踏实得了?放假的好心情,焦虑在了送礼上。

商人则怕“公关”。一个在非洲某国生活的朋友,以前在国内做生意,他说一到过节就是最累的时候,一是到处送礼,二是陪不了家人,得开车到处接送“重要人物”和他们的家人;而出国后,只需专心做生意,遵守好法律法规,其他的不用操心。

官员为接待喝酒焦虑,商人为“公关”焦虑,孩子为给老师送礼焦虑(老师也为收不收焦虑)……在焦虑中,身体健康受损,人和人的情感变味,社会风气变质。谁没有“求人”时候,上至高官下至平民,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无不感到“很累”。

焦虑的背后是“潜规则”横行——接待方面,“接待就是生产力”;送礼方面,“谁送了不知道,但谁没送知道”;“公关”方面,“多一分感情维护,少十分下绊子的风险”。焦虑的背后也充满悖论——以请客喝酒为例:请客的不想喝,被请的也不想喝,喝多了大家都痛苦,但又都要个“面子”。这个“面子”的本质就是“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而现在,这一切正在发生变化。为喝酒焦虑的这个县委书记感慨:现在好了,“八项新规”来了,整顿“四风”动真格了。风气大变,豆浆替代了酒浆,思想交流取代了碰杯交情。一顿饭半小时,宾主皆安。当然,这个县委书记现在仍有焦虑——焦虑发展,焦虑民生——这才是他最该焦虑的地方。

人无压力轻飘飘,每个人脑海里都应该琢磨点事。什么事最应该焦虑?那就是正事。官员操心民生,关心发展;学者为学术愁肠百结;商人致力于产品创新;学生想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职责范围的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焦虑自己最该焦虑的,才是发展正道,才是好风气。

如果只要做好本职工作,一样可以生活得好,谁还愿意为“旁门左道”焦虑?要解决焦虑,需要扭转风气,创造新的社会环境。当下正是中秋节,中央纪委连番发文,“刹住公款送礼之风”。这样一来,各级官员轻松,普通民众也轻松。

今年以来,中央的决心,中央的带头,让“八项规定”逐级逐步落实。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在发力。风气正在扭转,新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当然,这需要过程,需要时间。而好风气一旦形成,是国家之福,是民众之幸。(正楷)月饼简约风飞入千万家

“满天提货券,遍地是礼盒”,过去有人这样形容中秋节月饼送礼现象。而今年中秋,以往雕玉镂金的“天价月饼”坠入冷宫,人情送礼悄然隐退,风清气正的节日市场平添温情。

天价月饼 踪迹减少

9月9日,笔者走访了位于北京金台路的一家大型超市,中秋气氛已经很浓厚,五仁、莲蓉、双黄,各色月饼俱全,但转了一圈却没有发现超过千元的“天价月饼”。

“今年月饼价格基本都在500元以内,一两百元的月饼礼盒居多,也是销量最好的,388元的月饼礼盒就少有人问津了。”超市内一位张姓推销员向笔者介绍说,北京稻香村、金凤成祥等知名糕点厂商,都没有推出“天价月饼”。

高档酒店曾是“天价月饼”温床,动辄上千元的月饼往年在酒店很常见。而今年,笔者在位于北京东三环中路的几家星级酒店发现,与以往精美的月饼展示台不同,今年展台上都是满满的素纸包装,月饼价格也较往年下降许多。

“今年的规定特别严。与去年比,月饼礼盒销量少了六七成。”一位负责销售的人员告诉笔者,“往年高档月饼礼盒往往会搭配茶叶、白酒或金银饰物。但今年不同了,月饼就是月饼,不允许搭售别的东西。”

风清气正 舒心过节

“快到中秋,给不给孩子的老师送月饼?”“领导是新来的,要不要趁此机会表示一下?”……往年一到中秋节,大家就直呼遇上“中秋劫”,捱不过送礼焦虑症。但今年中秋将近,却听不到这些抱怨了。

“今年单位从上到下,每人只发了一个华美月饼,也就90块钱。”袁庆是长春鸭绿区一家纺织园的财务总监,他透露,往年中秋给领导、员工送月饼的预算经费就在8万元左右。而今年,这项支出也随着中央反腐力度加大而得以削减。

刚工作一年的长沙市民赵宣城更有感触,“以前一个月工资只有2000多元,光送月饼就要送掉一半,躲也躲不过去。”小赵在电话里笑起来,不过,“今年还没到节日,领导就先发话,让大家不要送礼,开开心心过节。”小赵高兴地告诉笔者,省下来的钱可以陪家人好好过节。

“月饼本来是思念故乡、家人团圆的象征。”民俗专家李天仁告诉笔者,正常的礼尚往来和公款送礼、腐败要严格分开。奢靡之风得到约束,中秋的传统文化才会真正复苏。

中央政令 市场驱腐

今年,廉洁之风吹遍节日市场。从“焦虑送礼”到“舒心消费”,中央政令的风向引导成为洁净市场的源动力。

“今年的节日市场有两个特点,一是公款订单缩水,二是百姓消费火爆。”市场调研专家、网评人杨玉英认为,“让市场对腐败说‘不’,政策的引导必不可少。”

据了解,自去年12月以来,中央领导人发表“改进工作作风、厉行节约”等讲话十余次。今年中秋节将近,中央纪委两周连续3次发出通知,要求坚决刹住中秋节、国庆节公款送月饼送节礼的不正之风。

“中央的政策引导不仅体现了根除腐败的决心,也是解决送礼焦虑症的题中之义。”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韩亮说道:“‘人情’左右市场曾经是节日市场腐败横行的根源。今年中央政令起到了规范市场的效果。让百姓需求决定市场,不再‘因送礼而焦虑’,‘因人情而腐败’。”(谈杨魏喆 袁牧崑)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只作为信息传播使用,不代表本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