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安部:非法取证不能作为定案根据
近日,修订后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发布,并已于1月1日起实施。此次修订对公安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范围、适用条件、审批和实施程序作出了明确界定。 不得扣押与案件无关的物品 《规定》要求,对与案件无关的物品、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占有的财产,不得扣押,与案件有关必须鉴定的,可以依法扣押,结束后应当立即解除。对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公民个人及其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不得查封。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应当当场告知当事人家属实施强制措施的公安机关、原因、地点和期限;无法当场告知的,应当在实施强制措施后立即通过电话、短信、传真等方式通知。 收集调取的物证应当是原物 《规定》对行政案件证据的收集、调取以及非法证据排除等提出了新要求。非法方法收集的言词证据,即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以及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被侵害人陈述、其他证人证言,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收集调取的物证应当是原物,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拍摄或者制作足以反映原物外形或者内容的照片、录像。收集、调取的书证应当是原件。在取得原件确有困难时,可以使用副本或者复制件。 询问未成年人应监护人到场 《规定》在行政处理决定程序方面作出严格规定。如,在当场处罚的实施程序中,增加了“收集证据”的要求,规定应当口头告知违法行为人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告知违法行为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并充分听取违法行为人的陈述和申辩。 此外,《规定》还在询问程序、执法程序、涉案财物等方面也作出了相关规定,比如,规定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到场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 |
- 上一篇:新版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今年实施
- 下一篇:《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实施
- 河南:严禁非执行公务公车在娱乐场所停放 07-29
- 两高一部发布指导意见 严惩妨害公交安全犯罪 01-11
- 中纪委重温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 打尽老虎不松劲 12-23
- 两部委:放开房地产中介服务等收费 实行市场调节价格 07-17
- 17省已立法预防职务犯罪 07-29
- 青海省贯彻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法律援助工作扎实开展 11-19
- 中纪委谈权力监督:适当分解领导干部权力责任 12-08
- 各级纪检机关强化内部监督 织密"规矩网"划出"警戒线" 09-17
- 监狱系统学习贯彻规范减刑假释监外执行意见 03-22
- 环保部: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污染防治 实施"以奖促治" 06-04